[发明专利]一种高碳量羟基磷灰石纳米长棒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65084.9 | 申请日: | 2017-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0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朱沛志;王蒙蒙;钱瑞;王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25/32 | 分类号: | C01B25/32;B01J20/04;B01J20/30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32106 | 代理人: | 江平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高碳量羟基磷灰石纳米长棒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羟基磷灰石纳米长棒的制备技术领域。将碳酸氢盐、磷源溶液和钙源溶液在磁力搅拌下混合,调节pH值后进行水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取得液相,再加入乙醇,取析出的固相冻干后研磨,取得高碳量羟基磷灰石纳米长棒。本发明是以表面活性剂为纳米长棒合成的软模板,合成了碳掺杂量为8%~16%的高碳量的羟基磷灰石纳米长棒。本发明的合成方法具有原料来源廉价,实验手段简单易实现等优点,同时合成的粉末状高碳量羟基磷灰石纳米长棒的稳定性也很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碳量 羟基 磷灰石 纳米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高碳量羟基磷灰石纳米长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碳酸氢盐、磷源溶液和钙源溶液在磁力搅拌下混合,调节pH值至9~11后进行140℃~220℃的水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取得液相,再加入乙醇,取析出的固相冻干后研磨,取得高碳量羟基磷灰石纳米长棒;所述磷源溶液为由磷酸氢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乙二胺四乙酸和去离子水混合组成的溶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865084.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