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力电池模组的均衡控制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75977.1 | 申请日: | 2017-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3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贺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蓝微新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B60L11/1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蒋剑明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动力电池模组的均衡控制电路,主控单元、通讯单元、光耦隔离单元、主动均衡模块、电池模组、被动均衡模块及温度检测单元,所述主控单元通过通讯单元与电池模组、主动均衡模块连接组成主动均衡检测控制回路,所述主控单元、光耦隔离单元、被动均衡模块、电池模组、温度检测单元依次连接组成被动均衡控制回路。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模组的均衡控制电路,设有主动均衡模块,可对单体电池进行充电或者放电均衡,并通过隔离通讯模块与主控单元进行实时数据传输和交互,同时设有被动均衡模块,可对整个电池模组进行被动均衡,在主动均衡阵列失效或者异常的情况下,主控单元可通过光电耦合器打开被动均衡回路,对电池模组进行均衡。 1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模组 主动均衡 主控单元 动力电池模组 均衡控制电路 均衡模块 光耦隔离单元 温度检测单元 通讯单元 均衡 隔离通讯模块 实时数据传输 光电耦合器 单体电池 放电均衡 均衡回路 均衡控制 控制回路 模块连接 依次连接 充电 检测 | ||
所述主控单元通过通讯单元与电池模组、主动均衡模块连接组成主动均衡检测控制回路,所述主控单元、光耦隔离单元、被动均衡模块、电池模组、温度检测单元依次连接组成被动均衡控制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的均衡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单元为SPI总线、CAN总线或485总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的均衡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单元包括分压电阻R1和热敏电阻NTC1,所述分压电阻R1的一端与供电电源VCC连接,另一端与经所述热敏电阻NTC1后接地,所述热敏电阻NTC1还将检测温度值传输至所述主控单元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的均衡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耦隔离单元包括光耦隔离器ISO1、限流电阻R2和下拉电阻R3,所述光耦隔离器ISO1的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主控单元的输出端连接,阴极接地,所述光耦隔离器ISO1的集电极与所述被动均衡模块连接,发射极依次经限流电阻R2、下拉电阻R3后与电池模组的总负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的均衡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均衡模块包括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和均衡MOS管Q1,所述第五电阻R5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光耦隔离器ISO1的集电极、所述通讯单元、所述电池模组的总正端连接,另一端经所述第四电阻R4与所述均衡MOS管Q1的D极连接,所述均衡MOS管Q1的S极与所述电池模组的总负端连接,G极与所述限流电阻R2和所述下拉电阻R3之间的连接节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的均衡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均衡MOS管Q1为N沟道MOS管。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的均衡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单元包括MCU控制器,所述MCU控制器分别与供电电源VCC和GND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的均衡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包括若干个由串联和/或并联组成的单体电池。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蓝微新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蓝微新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875977.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