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工厂化育秧大棚利用效率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86148.3 | 申请日: | 201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465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龚猛;胡文友;廖克厚;刘正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舒城县文禾种植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G22/25 | 分类号: | A01G22/25;A01G22/00;A01G22/22 |
代理公司: | 安徽深蓝律师事务所34133 | 代理人: | 汪锋 |
地址: | 23136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工厂化育秧大棚利用效率的方法,多数工厂化育秧大棚每年仅育一茬稻秧,资源严重浪费,本发明就该现象根据马铃薯、稻秧和秋冬辣椒的生长特点,做好马铃薯‑育秧‑辣椒的大棚种植模式,具有茬口衔接良好,产量好,收益高,并且利用自然优势降低了马铃薯的生产成本,并且不会影响育秧的性能,有效的提高土地利用率,育秧结束后利用自身的种植技术培育秋冬辣椒,生长周期短,效益好,上市期正值12月份,满足了淡季市场对辣椒的需求,深受消费者欢迎,本发明涉及的大棚工厂化育秧增产种植模式,使农产品轮种时间周期安排合理,提高了水稻生产综合效益,避免了造价高昂的工厂化育秧大棚的浪费,应用前景广泛。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工厂 育秧 大棚 利用 效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提高工厂化育秧大棚利用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整地施肥:水稻育秧培育结束后,及时深耕晒垄,耕作深度不小于30cm,增加土壤疏松性与保墒能力,促进土壤熟化,播种前一周使用微耕机起垄、整地,按照大棚6m×600m规格,每6m划分一大墒,每大墒间距50cm,深20cm;(2)施肥重耕:每亩基施硫酸钾型复合肥75公斤,尿素10‑15公斤,硫酸钾15公斤,开播前深翻,每大墒调6小墒,每墒宽度0.2米;(3)种薯处理:12月中下旬,播种马铃薯,每亩125‑150公斤种薯,播种前三天切块,将切块的种薯进行拌种杀菌,然后按株距40cm,行距35cm,每小墒2行的密度进行播种;(4)搭建大棚:次年1月中下旬搭建大棚,覆盖薄膜,大棚两边下部用薄膜绑扎固定,出苗后至7‑8片真叶前,少喷水或者不喷水,花蕾显现时至结薯期保持土壤湿润,在薯块膨大期每亩施尿素15公斤,硫酸钾16公斤,结合具体墒情喷水1次,然后于4月上中旬用小型马铃薯收获机收获马铃薯;(5)整地育秧:收获后平整大墒按6m两大墒,间距50cm,有条件装上喷灌设施,4月下旬至6月底大棚育秧苗,可选用采用30cm×58cm规格,钵苗秧盘30‑35张,每秧盘杂交稻种50‑70g,粳稻种100‑150g,秧龄18‑22天,用洋马乘坐式高速插秧机机插,株行距30cm×4cm或25cm×16cm,基肥45%复混肥50公斤,耙田时施下,追肥2‑3次,栽后7‑15天,亩追尿素5公斤加45%复混肥10公斤;(6)整地育秋冬荏辣椒:育秧结束后7月中下旬育苗,整地做高畦,整平,营养土装于营养钵,摆放于畦面上,浇透水,盖膜保温,将辣椒种子在55‑60℃的温水中浸泡10‑20min,并不断搅拌,待水温降至25‑30℃时加入1%高锰酸钾溶液浸种0.5h后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晒干、播种,上面覆盖一层营养土,保持畦面湿润;(7)整地定植:每亩施800公斤腐熟农家肥、51%硫酸钾三元复合肥50公斤、锌肥2公斤作基肥,做高畦,畦面宽80cm,栽两行,株距33cm,栽前浇透水,大棚膜四周掀开,栽前1‑2天,营养钵浇透水,随水加水溶性复合肥和50%噻虫嗪粉剂;(8)定植及收获管理:保持土壤湿润,控制徒长,10月份开始保温,不得超过35℃,防治虫病,及时采收,每采一批,随水追施复合肥,用量为每亩10公斤,进入11月份停止采收,留一批辣椒至年底即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舒城县文禾种植专业合作社,未经舒城县文禾种植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886148.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灯丝及应用所述LED灯丝的LED球泡灯
- 下一篇:一种手提式手电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