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锌锆复合氧化物负载IB族金属纳米粒子除砷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93529.4 | 申请日: | 201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519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华金铭;胡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0/06 | 分类号: | B01J20/06;B01J20/30;C02F1/28;C02F101/1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林文弘 |
地址: | 350116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锌锆复合氧化物负载IB族金属纳米粒子除砷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首先将IB族金属盐溶液、锌盐溶液和锆盐溶液配制混合金属盐溶液;然后以预调pH值的去离子水作为底液,将混合金属盐溶液和沉淀剂溶液加入进行共沉淀,终点pH值控制为7~10;滴加结束、继续搅拌,进行沉淀物的加热水解;离心分离得水解产物;再经洗涤、离心、烘干、焙烧即制得所述除砷吸附剂。本发明制得的除砷吸附剂,比表面积较大、孔径分布窄、金属纳米粒子高度分散负载至无定形态复合氧化物载体,具有去除率高、吸附容量大、使用量少和吸附速率快等特点,可用于地下水、地表水中低浓度砷污染物以及低浓度含砷工业废水的深度处理。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氧化物 负载 ib 金属 纳米 粒子 吸附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锌锆复合氧化物负载IB族金属纳米粒子除砷吸附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剂由锌锆复合氧化物载体、IB族金属纳米粒子以及组分间界面组成,其用于地下水、地表水中低浓度砷污染物以及低浓度含砷工业废水的深度处理;所述IB族金属为银和铜;所述吸附剂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取去离子水,采用沉淀剂溶液调节其pH值7~10,得到碱性去离子水,作为共沉淀的底液,然后用水浴恒定温度70 ℃,待用;(2)将锌盐溶液、锆盐溶液和IB族金属盐溶液混合,在室温下搅拌混匀,制得混合金属盐溶液;(3)在剧烈搅拌、恒温水浴条件下,将沉淀剂溶液与步骤(2)制得的混合金属盐溶液滴加至步骤(1)得到的碱性去离子水底液中,进行共沉淀,控制最终pH值为7~10;(4)上述溶液滴加完成后,继续搅拌1~3 h,进行共沉淀物的加热水解,生成沉淀物;(5)将步骤(4)得到的沉淀物进行离心并用去离子水反复洗涤,直至上层清液检测不到Cl‑的存在;(6)将步骤(5)所得沉淀物进行干燥,并在250~500℃下焙烧3h,自然冷却即得吸附剂;步骤(2)中,所述锌盐溶液为1.0 M Zn(NO3)2溶液;所述锆盐溶液为0.25~1.0 M ZrOCl2·8H2O溶液或0.25~1.0 M Zr(NO3)4溶液;IB族金属盐溶液为0.5~1.0 M AgNO3溶液和0.5 M Cu(NO3)2溶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893529.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