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重载机器人动态变形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28582.3 | 申请日: | 2017-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41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宋屹峰;姜勇;王洪光;景凤仁;孔繁旭;朱俊鹏;秦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5B13/04 | 分类号: | G05B13/04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李巨智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速重载机器人动态变形计算方法,根据机器人本体设计特征,在机器人基座处建立基坐标系,在机器人各关节处建立机器人关节坐标系,获取各关节处D‑H参数;计算末端装置的运动学方程,获取机器人的末端位姿,依次进行角速度与角加速度递推以及依次进行速度和加速度递推,计算各连杆在基坐标系下的运动状态;求解各连杆所受惯性力与惯性力矩;建立机器人有限元模型;求出机器人总的动态变形、应力及应变。本发明将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运用到有限元模型中,分析了由机器人自重、负载及各项惯性力与惯性力矩引起的变形情况,研究了末端点变形的各项影响因素,为机器人的造型设计、参数优化提供了依据。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重载 机器人 动态 变形 计算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高速重载机器人动态变形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机器人本体设计特征,在机器人基座处建立基坐标系{0},在机器人各关节处建立机器人关节坐标系,获取各关节处D‑H参数;步骤2:计算末端装置的运动学方程,获取机器人的末端位姿,依次进行角速度与角加速度递推以及依次进行速度和加速度递推,计算各连杆在基坐标系下的运动状态;步骤3:根据各连杆在基坐标系下的运动状态,求解各连杆所受惯性力与惯性力矩;步骤4:根据机器人的三维模型建立机器人有限元模型;步骤5:分别计算由机器人自重、负载及各项惯性力与惯性力矩引起的变形情况,将每项载荷引起的变形线性叠加,求出机器人总的动态变形、应力及应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928582.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