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型PERC双面太阳电池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46553.X | 申请日: | 201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03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樊华;吴俊清;李慧;俞超;徐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晟光伏(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1/068 | 分类号: | H01L31/068;H01L31/18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刘畅;徐冬涛 |
地址: | 21420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型PERC双面太阳电池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①晶硅表面制绒;②扩散;③去PSG和单晶抛光;④背面沉淀钝化膜;⑤正面沉积减反射膜;⑥背面激光刻划接触区;⑦背面印刷背电极和铝栅线;⑧正面印刷银栅线;⑨高温烧结。本发明对传统产线进行改造升级,实现太阳电池产品由单面太阳电池向双面太阳电池的转变,增加太阳电池的PN结面积,提高太阳光的利用率,增加太阳电池的闭路电流,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双面PERC电池铝浆料用量约为单面PERC电池的20‑30%。 | ||
搜索关键词: | perc 双面 太阳电池 制作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P型PERC双面太阳电池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①晶硅表面制绒:选择P型硅片,对选择的P型硅片的双面在碱液下进行表面绒面化,然后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化学清洗,除去表面杂质;②扩散:采用B、P共扩工艺,正面P扩散,背面B扩散,硅片两片为一组,每组硅片采用竖直背靠背的方式进行扩散,两片硅片背面之间插入纸状固态源B源,正面采用通三氯氧磷的方式进行正面磷扩散;推进扩散炉在进行高温共扩散,使硅片的正面形成n+掺杂层,背面形成p+掺杂层;③去PSG和单晶抛光:刻蚀工序清洗去除硅片表面残留的磷硅玻璃和单晶背面抛光;④背面沉淀钝化膜:背面单面依次沉积氧化铝/氮化硅叠层膜;⑤正面沉积减反射膜:正面沉积氮化硅减反射膜;⑥背面激光刻划接触区:背面局部打开薄膜,背面激光图形设计:光斑直径:10‑35μm,激光线的间距:500‑700μm;⑦背面印刷背电极和铝栅线,背面采用铝栅线设计,铝背场网版设计:铝栅线宽度:100‑300μm,副栅根数:96‑115根;⑧正面印刷银栅线;⑨高温烧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晟光伏(江苏)有限公司,未经环晟光伏(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946553.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 基本电气元件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