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船舶余热回收两级温差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52747.0 | 申请日: | 2017-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24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柳长昕;王慧斌;潘新祥;徐敏义;苑海超;吕延枫;高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N11/00 | 分类号: | H02N11/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赵淑梅;李洪福 |
地址: | 11602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余热回收两级温差发电装置及发电方法,包括:烟气管路、六面体结构、温差发电机构和冷板结构;在船舶焚烧炉排烟管中部截取一段管路并用烟气管路替换;烟气管路前端为烟气入口,后端为烟气出口,烟气管路外部包围着六面体结构;温差发电机构包括了两级温差发电单元;冷板结构包括了两级冷板;第一级温差发电单元紧贴六面体结构外壁设置,其外侧依次设置有第一级冷板、第二级温差发电单元和第二级冷板。本发明所述的船舶余热回收两级温差发电装置及发电方法,提供了一种将船舶的焚烧炉高温废气余热分级高效回收并发电的途径,可将高温废气余热直接转化为电能,实现了能量的梯级利用,增加了余热的利用量,提高了装置功率。 | ||
搜索关键词: | 船舶 余热 回收 两级 温差 发电 装置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船舶余热回收两级温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烟气管路、六面体结构、温差发电机构和冷板结构;所述烟气管路直径与船舶焚烧炉排烟管直径相同,在船舶焚烧炉排烟管中部截取一段管路并用所述烟气管路替换;所述烟气管路前端为烟气入口,后端为烟气出口,所述烟气管路外部包围着所述六面体结构;所述温差发电机构包括第一级温差发电单元、第二级温差发电单元;所述冷板结构包括第一级冷板和第二级冷板;所述温差发电机构的第一级温差发电单元紧贴所述六面体结构外壁设置,所述的第一级温差发电单元外侧依次设置有第一级冷板、第二级温差发电单元和第二级冷板;所述的第一级温差发电单元和第二级温差发电单元为规则排列的温差发电片;所述第一级温差发电单元固定在所述六面体结构外壁与所述第一级冷板之间,所述第二级温差发电单元固定在所述第一级冷板与所述第二级冷板之间,所述第一级冷板与所述六面体结构外壁、所述第一级冷板与所述第二级冷板间通过螺栓及多层垫片连接;所述的第二级冷板内部开有供海水流通的冷却水流道,所述冷却水流道为蛇形流道;所述的第二级冷板在烟气入口一侧设置有冷却水入口,烟气出口一侧设置有冷却水出口;所述第一级冷板在烟气入口一侧设置有缸套水出口,烟气出口一侧设置有缸套水入口;所述烟气管路和所述六面体结构的材质为金属铜;所述第一级温差发电单元排列的温差发电片为高温温差发电片;所述第二级温差发电单元排列的温差发电片为中低温温差发电片;所述第一级温差发电单元的两面分别与六面体外壁和第一级冷板下端面接触,在第一级温差发电单元的两个面形成高温和低温,作为第一级温差发电的热端和冷端;并且所述第一级温差发电单元热端同所述六面体结构外壁之间涂有高性能耐高温导热硅脂;所述第二级温差发电单元的两面分别与第一级冷板的上端面和第二级冷板接触,在第二级温差发电单元的两个面形成高温和低温,作为第二级温差发电单元的热端和冷端;并且所述第二级温差发电单元热端同所述第一级冷板之间涂有高性能导热硅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事大学,未经大连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95274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纺织面料(2017‑3)
- 下一篇:广告牌(三面外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