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基坑工程立体化监测网络的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55819.7 | 申请日: | 2017-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32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秀;崔韬;刘笑天;赵宇;徐娜;邓沿生;刘月圆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16 | 分类号: | G01B11/16 |
代理公司: | 31290 上海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叶凤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基坑工程立体化监测网络的实现方法,涉及光纤传感器于围护支撑结构上的布设方案、围护支撑结构整体的变形受力分析、生成应变分布云图,依托于光纤的光波分子与入射光散射形成的后向布里渊散射光的频率变化对应变、温度敏感特性与BOTDA传感优势,得益于光纤传感器的精确、稳定、实时的监测优点,可通过将构件上的光纤布置成立体化的监测网络,进而对基坑工程内的围护支撑构件等进行全面立体的变形、受力监控,实时的监控数据导入surfer生成结构的应变分布云图,是可视化立体化的监控量测方法。 | ||
搜索关键词: | 围护 光纤传感器 基坑工程 监测网络 应变分布 支撑结构 变形 光纤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 布里渊散射光 温度敏感特性 监控数据 频率变化 受力分析 支撑构件 光波 布设 监控量 可视化 入射光 散射 传感 后向 受力 监控 监测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基坑工程立体化监测网络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光纤传感器植入地下连续墙的内部形成整体传感网络,将光纤传感器敷设于支撑表面构成传感网络,以使光纤能够与围护构件共同协调变形,当围护构件在与土的相互作用中发生变形,这种变化被光纤感知被反映在布里渊散射光的频移值上;通过BOTDA应变解调仪解译出应变;通过计算出围护构件在监测点位置处的形变,并利用kriging方法插值出围护构件的不同位置、不同方向上的变形结果,得到围护构件全面整体的变形情况;并导入surfer生成三维影像云图,立体地反应围护构件的变形状态;/n该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1)地下连续墙的钢筋笼下放前,对钢筋进行打磨处理,去除其表面的尖锐部分,确保对光纤护套减少不必要的损伤;/n(2)在地下连续墙的钢筋笼中,布设监测应变的传感光纤和作为温度补偿的传感光纤,布设方法采用内部植入法,针对钢筋笼朝向和背向基坑区域的两个面布设传感光纤,并在这两个面上铺设成网状结构,形成钢筋笼-垂向光纤传感-环向光纤传感的感知网络;/n(3)在基坑的支撑上,布设监测应变的传感光纤和作为温度补偿的传感光纤,布设采用表面粘贴法,针对支撑轴向表面的上下左右四处布设传感光纤,形成线状的结构,构成支撑传感网络;/n(4)利用BOTDA光纤应变解调仪及计算机将数据载入得到监测体的应变变化,根据所得的应变结果进行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各个位置处垂向和侧向的位移计算、支撑的形变计算、数据修正统一;/n(5)获得围护构件上各个监测点上的形变、受力大小后,采用kriging插值法得到传感光纤沿线上各监测点之间的变形受力情况;/n(6)基于kriging插值法获得围护构件沿线上的形变情况,利用surfer的图形输出功能生成三维影像云图,达到监控实时化和可视化的效果;/n所述步骤(2)中,形成钢筋笼传感网络的过程包括步骤:/n(2.1)钢筋笼的垂向和环向钢筋上采用全接触绑扎方式固定监测应变的传感光纤;对垂向和环向钢筋采用分点式绑扎方式布置作为温度补偿的传感光纤;所述作为温度补偿的传感光纤,主要用于消除温度变化导致的传感光纤读取数据的误差;/n(2.2)下放钢筋笼;/n(2.3)灌注混凝土成墙;/n所述步骤(3)中,采用全接触绑扎方式固定监测应变的传感光纤,采用分点式绑扎方式布置作为温度补偿的传感光纤;/n所述步骤(4)中,根据所得的应变结果进行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各个位置处垂向和侧向的位移计算的过程包括,/n(4.1)在获得监测数据后,进行温度补偿处理消除温度带来的影响,处理公式如下:/nε=ε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95581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