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锂电池的Si/C层状结构负极活性材料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63780.3 | 申请日: | 201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9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陈庆;廖健淞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83;H01M4/62;H01M4/38;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9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的负极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锂电池的Si/C层状结构负极活性材料及制备方法。该方法将片状单晶硅与石墨、粘接剂及导电剂混合后,在铜箔集流体上涂覆并干燥后得到的复合极片作为基底,在完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以甲烷和乙硼烷为原料进行化学气相沉积反应,在基底上形成薄膜层状结构;通过3‑5次涂覆、沉积,再经连续三步压辊压实,烘干后得到Si/C层状结构负极活性材料。通过引入导电剂单质硼,在锂脱嵌过程中其可与锂结合,从而抑制锂晶枝的生长,使得活性负极的循环性能得到改善。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形成薄膜层状结构,可降低内阻,明显提高其电导率和电子迁移率,从而进一步实现充放电容量及效率的提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锂电池 si 层状 结构 负极 活性 材料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锂电池的Si/C层状结构负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片状单晶硅与石墨、粘接剂及导电剂混合后,在铜箔集流体上涂覆并干燥后得到的复合极片作为基底,在完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以甲烷和乙硼烷为原料进行化学气相沉积反应,在基底上形成薄膜层;反复涂覆、沉积后,再经三级压辊压实,烘干后即得Si/C层状结构负极活性材料;具体制备步骤如下:(1)用去离子水对片状单晶硅及石墨粉末进行水洗,然后用稀盐酸进行酸洗,再水洗至中性;然后将片状单晶硅与石墨、粘接剂、导电剂按一定的质量比例混合,配合适量的去离子水得到预制浆料,备用;(2)将步骤(1)制备的预制浆料,涂覆于铜箔集流体上,升高温度进行干燥,一定时间后得到复合极片;(3)在完全隔绝空气的密闭反应器内,以步骤(2)所得的复合极片为基底,甲烷和乙硼烷按一定比例组成气体原料,在载体气体的保护下,于一定的压力及温度下进行化学气相沉积反应,合理控制气体流速及沉积时间,在复合极片上生成的碳和硼薄膜层;(4)在步骤(3)得到的薄膜层上涂覆由步骤(1)预制的浆料,干燥后,再次将甲烷和乙硼烷按一定比例组成气体原料,在载体气体的保护下,于一定的压力及温度下进行化学气相沉积反应,合理控制气体流速及沉积时间,生成的碳和硼薄膜层;(5)重复步骤(4)涂覆、沉积3‑5次,采用三级压辊压实,然后进行烘干,得到用于锂电池的Si/C层状结构负极活性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963780.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清式双速电机
- 下一篇:一种除垢防垢发电机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