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向同步长线流水作业节段梁制作装置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66410.5 | 申请日: | 201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80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陈兆荣;朱敏涛;顾进;刘殿生;周建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7/26 | 分类号: | B28B7/26;B28B7/28;B28B7/00;B28B2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5 | 代理人: | 周涛 |
地址: | 200135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向同步长线流水作业节段梁制作装置的制备方法,首先将三个端模,两个内模,两套侧模和一个底模组成一条生产线,完成第一套生产模具的合模,进行第一跨梁的浇筑,然后依次完成第一跨梁中第二片梁、第三片梁的浇筑,当至少完成第一跨梁中第三片梁的浇筑时,开始组装第二套生产模具,将第二套生产模具合模,在第二套生产模具中继续进行第一跨梁中第四片梁至第十片梁的浇筑,同时,将第一套生产模具合模完,在第一套生产模具中开始第二跨梁中第一片梁的浇筑,依次完成第二跨梁中第二片梁、第三片梁的浇筑,依此循环完成第三跨梁至生产结束。本发明使得两个跨梁在同一条生产线上同时进行梁体的浇筑,可有效保证梁的连续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向 同步 长线 流水作业 节段梁 制作 装置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同向同步长线流水作业节段梁制作装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同向同步长线流水作业节段梁制作装置包括端模(1)、底模(2)、侧模(3)、内模(4)、滑移支架(5)和移模小车(6),所述底模(2)和侧模(3)之间通过拉杆(7)连接,所述侧模(3)通过螺旋支撑(8)与移模小车(6)相连,所述内模(4)固定在滑移支架(5)上,所述端模(1)包括固定端模(11)和活动端模(12),在所述固定端模(11)上设有端模护栏(111)和工作平台(112),所述固定端模上设有剪力键(113),所述侧模(3)的顶端部依次设有挡模板(31)和步行板(32),在所述步行板(32)上设有侧模护栏(33),所述内模(4)包括内模支架(41),撑杆(42)、顶模(43)、上动模(44)和下动模(45),所述上动模(44)、下动模(45)分别通过撑杆(42)与内模支架(41)相连,所述端模均采用t12mm的钢板做面板,所述底模的纵向和横向均设有加劲肋;所述同向同步长线流水作业节段梁制作装置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三个端模,两个内模,两套侧模和一个底模组成一条生产线,底模两侧布设有轨道(9),将三个端模分别放置在生产线的右端,中部和左端,在所述右端的端模和中部的端模之间放置一套侧模和一个内模完成第一套生产模具的合模,所述侧模采用螺旋支撑(8)进行侧向支撑,通过拉杆(7)加固侧模与底模之间的固定,使侧模与底模紧密贴合不发生侧向移动,将内模(4)放置在内模支架(41)上,在所述内模下方设有滚轮使内模架立在底模两侧的轨道上,所述内模的右端面与右端的端模上的剪力键相结合、内模的左端面与中部的端模上的剪力键相结合,组成第一跨梁生产装置,步骤2,采用混凝土自底模开始第一跨梁中第一片梁(10)的浇筑,待底模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再进行一侧腹板混凝土浇筑,然后再进行另一侧腹板混凝土浇筑,最后进行梁体顶板和翼缘板混凝土浇筑,完成第一跨梁中第一片梁的浇筑;步骤3,将中部的端模和与之相配合的内模沿着轨道向左水平移动,直至内模的右端面与第一跨梁中第一片梁的左侧相平齐,然后按照步骤2依次进行第一跨梁中第二片梁(11)、第三片梁(12)的浇筑,同时,将第一跨梁中梁体强度满足起吊的梁体调离生产线,步骤4,当至少完成第一跨梁中第三片梁的浇筑时,开始组装第二套生产模具,将中部的端模、另一套侧模和左端的端模按照步骤1将第二套生产模具合模,在第二套生产模具中继续进行第一跨梁中第四片梁至第十片梁的浇筑,同时,将第一套生产模具合模完,在第一套生产模具中按照步骤2开始第二跨梁中第一片梁(13)的浇筑,步骤5,依次将第一跨梁中梁体强度满足起吊的梁体调离生产线,依次中部的端模和与之相配合的内模沿着轨道向左水平移动,完成第二跨梁中第二片梁、第三片梁的浇筑,当至少完成第二跨梁中第三片梁的浇筑时,将第二跨梁中梁体强度满足起吊的梁体调离生产线,并同时完成第一跨梁中梁体的浇筑,然后开始第三跨梁的浇筑并同时继续第二跨梁的浇筑,并依此循环完成第三跨梁至生产结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966410.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弹力缓冲型玻璃钢管定位机构
- 下一篇:一种活动连接的玻璃钢管定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