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叶珙桐组培快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69750.3 | 申请日: | 201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94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杰;廖冬云;李涛;徐庆祝;李恒谦;韦利霞;周林涛;张婷婷;张翔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金黔草农业有限公司;毕节市中药产业发展办公室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遵义市遵科专利事务所52102 | 代理人: | 陈源鸿 |
地址: | 551700 贵州省毕节地区德溪***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光叶珙桐组培快繁方法,它由下述步骤组成A外植体获取、B无菌茎段获取、C侧芽的萌发诱导、D丛生芽诱导与增殖。本发明相对于利用传统种子播种进行繁殖的方法,具有以下显著特征繁殖速度快,从外植体到成苗只需4个半月;繁殖系数高,种苗成指数增长;不受外界环境影响,一年四节均可进行种苗繁育;种苗一致性好,分离情况发生较少;种苗全部为脱毒苗,有利于提高抗性,少病虫害;投资少,经济效益高,可规模化繁殖,解决种苗来源这一瓶颈,组培苗的野生环境栽培有利于野生居群的恢复,产生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珙桐 组培快繁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光叶珙桐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由下述步骤组成:A:外植体获取:秋季9‑10月份间,光叶珙桐叶片由青转黄且未落叶时,剪取一年生枝条,采集过程中需全程以湿报纸裹住保湿运输,做为外植体材料来源;B:无菌茎段获取:截取光叶珙桐带芽茎段,顶芽留1.5‑2cm茎段,侧芽上端留0.5cm,下端留1.5‑2cm茎段,以800倍多菌灵浸泡20min,而后滴入2滴吐温,2‑3滴洗洁精,充分搅匀,清洗后,用纱布盖好容器口,置于自来水下流水冲洗2h;冲洗后的材料于超净工作台上,先用75%酒精浸泡30s,而后直接将外植体投入0.1%升汞中消毒8min,无菌水冲洗5次,每次2min,材料上残留的水分用经灭菌后的吸水纸吸干;切去破损,褐化的部分,接种前切掉顶端和底端各2mm茎段,每个待接种茎段保留一个冬芽,接种于过渡培养基上,过度培养基为不添加任何植物生长调节剂的WPM基础培养基;培养室温度18‑23℃,湿度50‑70%,光照强度2200lx,每天光照时间12‑14h,10d后转入诱导培养基;C:侧芽的萌发诱导:经过30d的培养,挑选叶片展开良好,无菌,无变异的嫩芽,去掉老的茎段,单独留下新萌发的嫩茎,转入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培养,接种时轻压外植体材料以使材料与培养基充分接触;培养室温度20‑25℃,湿度50‑70%,光照强度2200lx,每天光照时间12‑14h,25d后可见白色或米白色或米白色疏松愈伤组织长出,待愈伤组织在切口处长成环状时,转入丛生芽诱导培养基培养;D:丛生芽诱导与增殖:将愈伤长势良好,疏松、开始出现微小侧芽的幼苗,去掉已完全展开的叶片,接种于增殖培养基中,接种深度以幼苗刚好能站立为宜,培养室温度20‑25℃,湿度50‑70%,光照强度2200lx,每天光照时间12h,培养40d后,可见部分幼嫩的侧芽萌发,将侧芽切下继续增殖,长势较好的幼苗挑出;E:壮苗生根培养:截取高3‑5cm,叶3‑5片的丛生苗,接种于壮苗生根培养基上,培养室温度18‑23℃,湿度50‑70%,光照强度2200lx,每天光照时间12h,培养20d后可得健壮的光叶珙桐生根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金黔草农业有限公司;毕节市中药产业发展办公室,未经贵州省金黔草农业有限公司;毕节市中药产业发展办公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969750.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机的控制方法、装置、电机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移动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