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物质酸溶及其循环利用方法和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85506.6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15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元龙;刘道坦;夏诗忠;邓凯;刘长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骆驼集团武汉光谷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54 | 分类号: | H01M10/54 |
代理公司: | 襄阳中天信诚知识产权事务所42218 | 代理人: | 何静月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物质酸溶及其循环利用方法和设备,将盛装正极活性物质的转运盒浸入酸溶槽,溶解正极活性物质;泵至沉淀槽,向沉淀槽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沉淀磷酸铁;调整物料中NiCoMn物质量之比;将物料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氨水,进行共沉淀反应,通过压滤机压滤,分别获得镍钴锰三元氢氧化物前驱体和钠盐溶液,钠盐溶液泵至调整槽,向调整槽中补充氢氧化钠后备用。本发明实时监测浸出溶液的pH值的酸溶液自动补充系统,减少酸液挥发对环境和生产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使正极活性物质充分溶解同时保证溶解效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对滤液中过量的无机酸进行再利用的工艺,实现酸浸过程的少排放,甚至零排放。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正极 活性 物质 及其 循环 利用 方法 设备 | ||
【主权项】: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物质酸溶及其循环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步骤一)将盛装正极活性物质的转运盒浸入装有酸溶液的酸溶槽,溶解正极活性物质,所述酸溶液浓度是1‑3 mol/L,溶解温度是50‑70℃,固液比1g:5‑15 mL;步骤二)将酸溶槽中溶解了正极活性物质的物料,经酸液泵泵至沉淀槽,向沉淀槽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沉淀磷酸铁,完成除铁步骤,所述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5‑7 mol/L,所述磷酸铁沉淀pH值为2‑4;步骤三)将除铁后的物料泵至储罐中,分析物料中Ni:Co:Mn物质量之比,向物料中添加NiSO4·6H2O、CoSO4·H2O、MnSO4·H2O或NiCl2·6H2O、CoCl2·6H2O,MnCl2·4H2O或Ni(NO3)2·6H2O、Co(NO3)2·6H2O、Ni(NO3)2·6H2O调整三者物质量之比至所需比值;步骤四)将步骤三的物料和加入氢氧化钠浓度为5‑7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以及质量浓度25%的浓氨水与水的质量比为1:0.5‑1.5的氨水,用蠕动泵泵入反应釜中进行共沉淀反应,得到镍钴锰三元氢氧化物前驱体沉淀;步骤五)通过压滤机压滤来自步骤四的物料,分别获得镍钴锰三元氢氧化物前驱体和钠盐溶液,钠盐溶液泵至调整槽,向调整槽中补充氢氧化钠后,备步骤二使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骆驼集团武汉光谷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未经骆驼集团武汉光谷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985506.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备用电源保障系统
- 下一篇:便携式环保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