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WO3栅介质的金刚石场效应晶体管及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17935.0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9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风;苏凯;徐佳敏;张进成;郝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51 | 分类号: | H01L29/51;H01L29/78;H01L21/04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61205 | 代理人: | 王品华,朱红星 |
地址: | 71007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WO3栅介质的金刚石场效应晶体管及制作方法,主要解决了现有金刚石场效应晶体管跨导低和稳定性差的问题。其自下而上包括金刚石衬底(1)、氢终端表面(2)和栅介质层(3),栅介质层(3)的上面是栅电极(4),栅介质层(3)的两侧分别设有源电极(5)和漏电极(6),栅、源和漏电极的表面覆盖有钝化层(7),钝化层(7)与栅、源和漏电极的键合处分别设有通孔(8)。其中栅介质层采用具有转移掺杂作用的WO3材料,钝化层采用WO3材料,源、漏电极材料为Au,栅电极材料为Al。本发明具有导通电阻低,跨导高的优点,用于微波电路或高温数字电路。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wo3 介质 金刚石 场效应 晶体管 制作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WO3栅介质的金刚石场效应晶体管,自下而上包括金刚石衬底(1)、氢终端表面(2)和栅介质层(3),栅介质层(3)的上面是栅电极(4),栅介质层(3)的两侧分别设有源电极(5)和漏电极(6),栅电极(4)、源电极(5)和漏电极(6)的表面覆盖有钝化层(7),钝化层(7)与栅电极(4)、源电极(5)和漏电极(6)的键合处分别设有通孔(8),其特征在于:栅介质层(3)采用厚度为10~40nm的WO3材料;钝化层(7)采用30~100nm的WO3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017935.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长输埋地管道泄漏的分布式光电一体化主动监测系统
- 下一篇:LED照明灯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