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块长自适应脊髓编码大规模多天线系统无速率传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25279.9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98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王亮亮;陈翔;谭洪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4B7/045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盛洪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块长自适应的脊髓编码大规模多天线系统无速率传输方法,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在信道估计不理想的情况下,相比于传统的固定速率编码方法,具有无速率特性的脊髓编码可以保证Massive MIMO系统更加可靠地工作。系统基站侧可以通过当前用户传输信道的可达数据速率动态调整脊髓编码的编码块长,从而有效降低了脊髓译码所需的重传次数,提高系统传输效率。同时,基站侧可以根据传输信道质量,动态选取脊髓编码打孔方案,从而能同时保证系统的传输效率与可靠性。相比于采用静态编码块长的脊髓编码Massive MIMO系统传输方案,该方案具有更优的传输效率,从而为脊髓码在实际系统中的部署提供了指导。 | ||
搜索关键词: | 自适应 脊髓 编码 大规模 天线 系统 速率 传输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块长自适应的脊髓编码大规模多天线系统无速率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S1、初始化系统参数,确定基站侧天线数目M,单天线用户数目N,以及单根接收天线上的有效信号功率P.给定第次信号传输的下行信道大尺度矩阵为对角矩阵,小尺度矩阵则实际传输信道矩阵给定估计的信道矩阵为信道估计误差因子δe;S2、计算预编码矩阵以及功率控制因子S3、计算用户n接收信干噪比以及当前信道的理论数据可达速率上界Rn=log2(1+SINRn);S4、计算基站侧不同用户对应的脊髓码编码块长其中,为向上取整操作;S5、根据接收信干噪比SINRn,选取不同的脊髓码打孔参数Lsub,n;S6、基站侧每个用户的脊髓编码器根据参数Kn和Lsub,n,对其原始数据进行编码输出,得到B个数据块的编码输出向量S7、采用交织器对进行交织,得到交织后的信号向量为S8、对N路交织信号向量进行预编码,得到发送信号向量通过下行传输信道到达每个用户接收天线;S9、在接收端,每个用户对收到的B个符号进行解交织,得到解交织符号S10、每个用户通过控制信道获取基站侧的编码块长Kn和打孔参数Lsub,n,然后采用脊髓译码器对进行译码输出;S11、用户对译码输出信息进行CRC校验,如果校验成功,则通过反馈信道通知基站侧发送新的数据;如果校验失败,则通过反馈信道通知基站侧发送更多冗余的脊髓编码符号进行译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025279.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