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紫外发光二极管的透明电极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52464.7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62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王钢;涂文斌;陈梓敏;卓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33/42 | 分类号: | H01L33/42;C30B25/02 |
代理公司: | 44302 广州圣理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唐明;顿海舟 |
地址: | 5102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在紫外LED的透明电极的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淀(MOCVD)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沉积锡掺杂氧化铟(ITO)作为主体层前,先原位地生长一层功能调节层。本发明还公开了如何原位地生长功能调节层和主体层,在紫外LED外延片作为生长衬底材料表面依次生长功能调节层和主体层,步骤包括:生长衬底预处理;在氮化物基的紫外LED外延片表面通入铟源、锡源其一或两者混合源构成功能调节层;在功能调节层上通入铟源、锡源和氧源生长ITO薄膜构成主体层。本发明提供的ITO透明导电薄膜应用于氮化物基的紫外LED器件上具有低的正向工作电压、极高的可靠性和高效的光萃取效率,可极大地促进紫外光电器件的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外 发光二极管 透明 电极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紫外发光二极管的透明电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沉积透明电极主体层之前,原位地生长一层能对透明电极起改善作用的功能调节层,具体步骤如下,/n步骤一、生长衬底材料预处理,在外延设备内,对作为生长衬底材料的外延片表面进行酸碱化学清洗和5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处理,有效的清除外延片表面会导致材料生长缺陷的不洁点;/n步骤二、生长功能调节层,在外延设备内,在保护气氛下,在预处理后的所述外延片表面上通入铟源或锡源,或者铟源和锡源的混合金属源,生长一层功能调节层,所述功能调节层生长温度为400-600摄氏度,设备内反应炉的压力在6-80torr;/n步骤三,生长主体层,在保护气氛下,在所述功能调节层上通入含有锡和铟的有机金属源,同时通入氧源,生长氧化铟掺锡透明导电薄膜,其形成主体层,所述主体层生长温度在400-600摄氏度,设备内反应炉的压力在6-80torr;/n所述功能调节层和主体层均使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方法生长;/n所述铟源与锡源的摩尔流量比在4:1-100:1,所述铟源与氧源的摩尔流量比为1:550-1:5500,生长厚度在40-500nm。/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05246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USB接口安装装置
- 下一篇:单个插座可转向适应插头的组合型插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