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框架护坡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57005.8 | 申请日: | 201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9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江真;李晓倩;华祥瑞;杨翔;王淼;李丽萍;余红卫;颜立;张庆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建工市政交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21 重庆市经***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框架护坡的施工方法,属于边坡稳定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施工成本高、施工工期长以及安全隐患突出的问题。该施工方法主要包括边坡开挖、脚手架搭设、清理工作面、锚杆施工、框架梁施工、混凝土浇筑以及养护等步骤。采用该施工方法完成的框架边坡具有施工成本低、工期短、安全性高和施工质量可靠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框架 护坡 施工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框架护坡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边坡开挖和脚手架搭设采用逆作法进行边坡开挖,随挖随支,观察边坡开挖后的稳定情况,确定无隐患后按照技术规范搭设脚手架,脚手架外边缘设置安全栏杆,然后搭设施工斜道和脚手板;B、清理工作面从上往下清理边坡的淤积物、浮土、浮石以及突出岩石,使坡面、坡度符合设计要求;C、锚杆施工C1、钻孔:根据设计要求对锚固位置测量定位,利用钻孔机辅以短套管在坡面上钻出锚孔,钻孔过程中,钻孔机主轴与锚杆预设倾角一致;C2、清孔:锚孔达到要求后,将孔内的岩粉、岩屑以及沉渣清除干净,并吹干孔壁;C3、安装锚杆:将制作好的锚杆插入锚孔中,锚杆的有效锚固深度不小于设计长度,锚杆的锚头弯钩外露长度为5~8cm;C4、注浆:向锚孔中灌注符合设计配比的浆液,灌注时,记录注浆时间、注浆量及漏浆深度,并检验灌浆质量,注浆过程中管口始终保持在浆面以下,待浆液溢出孔口时全部拨出,浆液凝固收缩后进行补灌,所述浆液应搅拌均匀,随拌随用,并在初凝前用完;D、框架梁施工D1、基槽开挖:根据框架梁的横向尺寸、竖向尺寸以及模板厚度挖出框架梁肋轮廓,超挖部分采用混凝土填补至坡面,石质坡面使用风镐开凿;D2、钢筋绑扎:在安置框架梁钢筋前先清理基槽内浮渣,保证基础密实;在坡面打入钢筋锚钉,准备好一块砂浆垫块作为保护层,先绑扎竖梁钢筋,再绑扎横梁钢筋,并和钢筋锚钉牢固连接,用砂浆垫块将钢筋垫起,与坡面保持足够的距离;D3、模板安装:模板采用九夹板或覆膜板按设计尺寸拼装,模板表面刷脱模剂;用钢管支撑固定模板,模板底部与基础紧密接触,以防跑浆、胀模;模板立模前先检查钢筋骨架施工质量,并作好记录;立模时,框架梁竖梁在高度方向至少增加20mm,框架梁封闭底面与临空面,顶面留有混凝土浇筑口;E、混凝土浇筑E1、配置混凝土,其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E2、喷射混凝土:首先清除作业区内障碍物,搭设好操作平台,然后利用湿喷机喷射混凝土;喷射过程分段且自下而上地顺序进行,喷嘴指向与受喷面保持垂直,喷嘴与受喷面的距离控制在1~1.5m,竖直高度上分层喷射的层高不超过1.5m,两次喷射之间的时间间隔应小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喷射混凝土的坍落度为80mm~200mm,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根据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分时段对混凝土取样并检测其抗压强度;所述湿喷机的生产能力大于5m3/h,水平输料距离不小于30m,竖向输料距离不小于20m,空压机供风量不小于4m3/min,风压不小于0.6MPa,且波动值不大于0.01MPa;E3、混凝土入模后通过振动棒振捣,再按标高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收光;E4、混凝土养护:湿拌喷射混凝土后及时保湿养护,终凝后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建工市政交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建工市政交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057005.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