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稻鸭共作与生物质发酵肥生产生态水稻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62331.8 | 申请日: | 201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93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滕青;张建磊;刘维;张冬梅;池文婷;施志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A01G22/22;A01G13/00;C05F11/08 |
代理公司: | 茂名市穗海专利事务所44106 | 代理人: | 李好琚 |
地址: | 525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鸭共作与生物质发酵肥生产生态水稻的方法。包括田块选择与基建,待头年水稻收割后,播撒豆科紫云英种子6~7.5 kg/ha;莅年5月进行稻田翻耕,在翻压紫云英入土的同时施用茭白叶片发酵肥3000 kg/ha作基肥,并于水稻生长拔节期施用茭白叶片发酵肥1500 kg/ha作追肥;在随后的水稻生长季节,不施用化肥与农药。水稻移栽后7天,投放35~40日龄鸭子15只/亩,水稻收割前7天回收鸭子并进行搁田,其余阶段均保持田间5~15 cm淹水层。本发明不仅可减少农用化学物质的投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环境,且农产品无农药残留,经济收益显著,适合在中国南方地区推广。 | ||
搜索关键词: | 种稻 鸭共作 生物 发酵 生产 生态 水稻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稻鸭共作与生物质发酵肥生产生态水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小区周围使用孔径0.2 cm、高1 m的尼龙网环绕,防止鸭子外逃和预防鸭子天敌;于每个小区搭建一个鸭棚供鸭子喂食和活动;于鸭棚边挖一个长1.5~2 m、宽1.5~2 m、深0.7~1 m的沟渠供鸭子活动;(2)、按生态稻作模式,头年水稻收割后,播撒豆科紫云英种子,播种量为6~7.5 kg/ha;莅年5月进行稻田翻耕,翻压紫云英入土;(3)、在翻压紫云英入土的同时施用生物质发酵肥3000 kg/ha作基肥;并于水稻生长拔节期施用生物质发酵肥1500 kg/ha作追肥;(4)、水稻进行机器插秧,秧苗株间距控制为30×30 cm;(5)、鸭苗购买后,于鸭棚圈养,每天早晚人工喂食稻谷、玉米和新鲜的菜叶,并于早晨更换清水;第7天进行第一次注射禽流感疫苗,第35天进行第二次注射禽流感疫苗;投放鸭子入田后,前期少量补充谷物,待水稻灌浆后,不补充谷物;(6)、鸭子投放时间为水稻移栽后7天,选择晴天上午8~9点;鸭子进入大田前一周进行驯水,在鸭棚边设立一个面积为5~10 m2的稻田区域用于鸭子驯水;(7)、水稻收割前7天回收鸭子,鸭子回收后搁田并收割水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未经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062331.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矮脚高产黑凤鸡的养殖方法
- 下一篇:蛋鸭的养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