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慧农业使用的秸秆无尘粉碎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72453.5 | 申请日: | 2017-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708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灵杨农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23/00 | 分类号: | B02C23/00;B02C23/18;B08B15/02;B03C3/16;B03C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王艺伟 |
地址: | 234215***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慧农业使用的秸秆无尘粉碎设备,其结构包括密封罩、储料槽、物料传送腔、吸尘风机、第一物料入口、第二物料入口、无尘粉碎腔、接线盒、底座、秸秆粉碎机主体,秸秆粉碎机主体底部与机架活动连接,秸秆粉碎机主体通过机架连接于底座并与底座垂直,本发明通过将喷水头在滑行轨道的上下移动达到最佳的喷射角度,能够将物料粉碎后产生的粉尘顺着水流的方向并由一位集尘极、二位集尘极将粉尘吸附并收集至入尘槽,吸收的粉尘由坡道、内凹槽引向至落尘槽,同时在内凹槽、导尘转轮采用紧密凹点设计,防止粉尘附着,大范围的将粉尘收入集尘斗中,限流弯板限制水流向,避免水过大影响集尘极使用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秸秆粉碎机 粉尘 集尘极 无尘 粉碎设备 农业使用 物料入口 底座 秸秆 底座垂直 粉尘吸附 滑行轨道 活动连接 上下移动 物料传送 物料粉碎 吸尘风机 坡道 储料槽 大影响 粉碎腔 集尘斗 接线盒 落尘槽 密封罩 内凹槽 喷水头 水流向 凹点 尘槽 附着 弯板 限流 转轮 喷射 吸收 收入 | ||
【主权项】:
1.一种智慧农业使用的秸秆无尘粉碎设备,其结构包括密封罩(1)、储料槽(2)、物料传送腔(3)、吸尘风机(4)、第一物料入口(5)、第二物料入口(6)、无尘粉碎腔(7)、接线盒(8)、底座(9)、秸秆粉碎机主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粉碎机主体(10)底部与机架(100)活动连接,所述秸秆粉碎机主体(10)通过机架(100)连接于底座(9)并与底座(9)垂直,所述底座(9)上表面与减震板(91)焊接,所述无尘粉碎腔(7)固定装设在秸秆粉碎机主体(10)内部并与秸秆粉碎机主体(10)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秸秆粉碎机主体(10)外表层上设有吸尘风机(4),所述吸尘风机(4) 通过紧锁件锁定于秸秆粉碎机主体(10),所述接线盒(8)设于秸秆粉碎机主体(10)靠近无尘粉碎腔(7)的底部,所述吸尘风机(4)与风罩(41)焊接,所述无尘粉碎腔(7)顶端设有第一物料入口(5),所述第二物料入口(6)焊接于无尘粉碎腔(7)侧面,所述无尘粉碎腔(7)侧端设有物料传送腔(3)并与物料传送腔(3)相互平行,所述物料传送腔(3)上方与储料槽(2)焊接,所述密封罩(1)装设在储料槽(2)上方并与储料槽(2)活动连接;所述无尘粉碎腔(7)由固定横杆(71)、减震块(72)、粉碎腔主体(73)、除尘框体(74)、上限位块(75)、滑行轨道(76)、第一喷水头(77)、分布水管(78)、水泵(79)、下限位块(710)、内凹槽(711)、落尘槽(712)、推动板(713)、尘出口(714)、集尘斗(715)、导尘转轮(716)、过滤板(717)、限流弯板(718)、第二喷水头(719)、一位集尘极(720)、坡道(721)、定位安装板(722)、二位集尘极(723)、物料粉碎杆(724)、入尘槽(725)组成,所述粉碎腔主体(73)顶端与固定横杆(71)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块(72)设有2个并设于固定横杆(71)左右两端,所述除尘框体(74)装设在粉碎腔主体(73)内部,所述滑行轨道(76)设有2个并设于除尘框体(74)左右两侧,所述物料粉碎杆(724)装设在2个滑行轨道(76)之间并通过上限位块(75)锁定于滑行轨道(76),所述滑行轨道(76)、物料粉碎杆(724)相互垂直,所述滑行轨道(76)上设有第一喷水头(77)、第二喷水头(719),所述第一喷水头(77)、第二喷水头(719)通过分布水管(78)连接于水泵(79),所述一位集尘极(720)、二位集尘极(723)通过定位安装板(722)连接于所述除尘框体(74)底部并设于第一喷水头(77)、第二喷水头(719)下方,所述定位安装板(722)、物料粉碎杆(724)平行,所述一位集尘极(720)、二位集尘极(723)相互平行并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一位集尘极(720)、二位集尘极(723)之间设有入尘槽(725),所述坡道(721)装设在入尘槽(725)内部并连接于一位集尘极(720)、二位集尘极(723)内侧,所述限流弯板(718)与入尘槽(725)底部相互垂直并连接于过滤板(717),所述过滤板(717)下端与落尘槽(712)连接,所述落尘槽(712)左右两端通过下限位块(710)与滑行轨道(76)连接,所述内凹槽(711)与落尘槽(71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导尘转轮(716)活动装设在内凹槽(711)内槽孔,所述落尘槽(712)底部与集尘斗(715)连接,所述集尘斗(715)通过推动板(713)与尘出口(714)活动连接,所述推动板(713)、尘出口(714)过盈配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灵杨农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灵杨农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072453.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