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频振动钻削辅助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75859.9 | 申请日: | 201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707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辛志杰;张晓飞;余少华;李卫国;陈振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B35/00 | 分类号: | B23B35/00;B23B41/02 |
代理公司: | 太原新航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2 | 代理人: | 王勇 |
地址: | 03005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孔加工技术,具体是一种低频振动钻削辅助加工装置。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孔加工方式在加工大长径比的小深孔或者难加工材料时加工效率低、加工精度差、刀具磨损严重、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一种低频振动钻削辅助加工装置,包括圆筒形外壳、圆形上盖、圆形下盖、输入轴、输出轴、圆锥滚子轴承、分隔圆环、圆环形激振子、定位圆环、N个滚珠、复位弹簧、推力球轴承;N为正整数,且N≥3;其中,圆筒形外壳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敞口;圆形上盖封盖于圆筒形外壳的上端敞口,且圆形上盖的端面中央贯通开设有第一装配圆孔;圆形下盖封盖于圆筒形外壳的下端敞口,且圆形下盖的端面中央贯通开设有第二装配圆孔。本发明适用于孔加工。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频 振动 辅助 加工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低频振动钻削辅助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形外壳(1)、圆形上盖(2)、圆形下盖(3)、输入轴(4)、输出轴(5)、圆锥滚子轴承(6)、分隔圆环(7)、圆环形激振子(8)、定位圆环(9)、N个滚珠(10)、复位弹簧(11)、推力球轴承(12);N为正整数,且N≥3;其中,圆筒形外壳(1)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敞口;圆形上盖(2)封盖于圆筒形外壳(1)的上端敞口,且圆形上盖(2)的端面中央贯通开设有第一装配圆孔;圆形下盖(3)封盖于圆筒形外壳(1)的下端敞口,且圆形下盖(3)的端面中央贯通开设有第二装配圆孔;输入轴(4)可转动地贯穿第一装配圆孔,且输入轴(4)的下端面开设有花键槽;输出轴(5)可转动地贯穿第二装配圆孔,且输出轴(5)的上端面设有与花键槽配合的花键;输出轴(5)的外侧面设有圆环形凸台;圆环形凸台的侧面与圆筒形外壳(1)的内侧面间隙配合;圆环形凸台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一圆环形弧槽;圆环形凸台的下端面开设有第一圆环形方槽;圆锥滚子轴承(6)的外圈外侧面与圆筒形外壳(1)的内侧面过盈配合;圆锥滚子轴承(6)的内圈内侧面与输入轴(4)的外侧面过盈配合;圆锥滚子轴承(6)的上端面与圆形上盖(2)的下端面贴近;分隔圆环(7)套设于输入轴(4)的外侧,且分隔圆环(7)的外侧面与圆筒形外壳(1)的内侧面间隙配合;分隔圆环(7)的上端面与圆锥滚子轴承(6)的外圈下端面接触;圆环形激振子(8)的外侧面与圆筒形外壳(1)的内侧面过盈配合;圆环形激振子(8)的内侧面与输入轴(4)的外侧面间隙配合;圆环形激振子(8)的上端面与分隔圆环(7)的下端面接触;圆环形激振子(8)的下端面开设有第二圆环形弧槽;第二圆环形弧槽的槽线为N个周期的环形正弦曲线;圆环形激振子(8)的下端面外圈和下端面内圈均为N个周期的环形正弦曲面;定位圆环(9)的外侧面与圆筒形外壳(1)的内侧面间隙配合;定位圆环(9)的内侧面与输入轴(4)的外侧面过盈配合;定位圆环(9)的上端面与圆环形激振子(8)的下端面贴近;定位圆环(9)的下端面与圆环形凸台的上端面贴近;定位圆环(9)的端面贯通开设有N个定位圆孔,且N个定位圆孔沿周向等距排列;N个滚珠(10)一一对应地滚动穿设于N个定位圆孔内;N个滚珠(10)的下部均滚动嵌设于第一圆环形弧槽内;N个滚珠(10)的上部均滚动嵌设于第二圆环形弧槽内;复位弹簧(11)套设于输出轴(5)的外侧,且复位弹簧(11)的上端嵌设于第一圆环形方槽内;推力球轴承(12)套设于输出轴(5)的外侧;推力球轴承(12)的座圈下端面与圆形下盖(3)的上端面固定;推力球轴承(12)的轴圈上端面与复位弹簧(11)的下端固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北大学,未经中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075859.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