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端有源柔性直流系统多换流站的功率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80161.6 | 申请日: | 201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001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张群;郝俊芳;赵倩;严兵;宋延涛;王瑶;田培涛;陈朋;王圣光;荆益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继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3/48;H02J3/36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吴敏 |
地址: | 46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端有源柔性直流系统多换流站的功率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控制方法包括:根据换流站各端有功功率实际参考值以及运行模式,实时计算有功功率转带量,依据功率接收站有功功率尽量不变的原则,根据该有功功率转带量并参照各端换流站的容量重新分配故障站和非故障站的功率。在本发明中,当四端有源柔性直流系统中的送端换流器发生故障时,通过各端有功功率参考值以及有功功率容量,重新分配换流站各极有功功率,实现了故障极全部或部分功率转带,减少了有功功率损失,保证了直流系统的功率平衡,进而实现直流电压稳定。 | ||
搜索关键词: | 多端 有源 柔性 直流 系统 换流 功率 控制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多端有源柔性直流系统多换流站的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实时采集A、B、C、D四个换流站中对应每个换流站极1和极2的有功功率参考值,其中D站运行在定直流电压+定无功功率模式,其他三站运行在定有功功率+定无功功率模式,B站和C站为功率送端,A站和D站为功率受端;若某一功率送端换流站的一极发生故障,计算功率转带量P转带,计算方式为:若|Pref_C1|+|Pref_C2|‑Pc_con≥0,则P转带=Pc_con‑|Pref_C2|;否则,P转带=|Pref_C1|,其中Pref_C1为该功率送端换流站的故障极有功功率参考值,Pref_C2为该功率送端换流站的非故障极有功功率参考值,Pc_con为该功率送端换流站的每极容量;对该功率送端换流站的非故障极有功功率参考值进行调整,即:Pref_C2_final=Pref_C2+P转带,其中Pref_C2_final为调整后的该功率送端换流站的非故障极有功功率参考值;对A站中两级有功功率参考值进行调整,即:若Pa_con‑|Pref_A2|‑P转带≥0,则Pref_A1_final=Pref_A1+P转带,Pref_A2_final=Pref_A2‑P转带;否则,若有|Pref_B1|‑|Pref_A1|+Pd_con≥0,则Pref_A1_final=Pref_A1+(Pa_con‑|Pref_A2|),Pref_A2_final=Pref_A2‑(Pa_con‑|Pref_A2|),若有|Pref_B1|‑|Pref_A1|+Pd_con<0,则Pref_A1_final=Pref_A1+(Pa_con‑|Pref_A2|)‑(|Pref_B1|+|Pref_A1|+Pd_con),Pref_A2_final=Pref_A2‑(Pa_con‑|Pref_A2|);其中Pref_A1、Pref_A2分别为A站中与功率送端换流站的故障极和非故障极相对应级的有功功率参考值,Pa_con、Pd_con分别为A站、D站每极容量,Pref_A1_final、Pref_A2_final分别为调整后的A站中与功率送端换流站的故障极和非故障极相对应级的有功功率参考值,Pref_B1为B站中与功率送端换流站的故障极相对应极的有功功率参考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继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继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080161.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一电能质量扰动分类研究方法
- 下一篇:一种能源互联网路由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