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脱氮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快速启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05431.4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7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闫旭;邱德志;郭东丽;郑仕侃;李晓品;苏现伐;孙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平原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1139 | 代理人: | 路宽 |
地址: | 453007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脱氮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快速启动方法,属于污水处理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要点为一种生物脱氮污水处理装置,沿进水方向依次设有碳去除厌氧流化床反应器、厌氧流化管状膜反应器和氮去除流化床反应器。本发明还具体公开了该生物脱氮污水处理装置的快速启动方法。本发明无需添加有机碳源即可实现高效脱氮,污水处理运行能耗大幅降低;Anammox过程中无温室气体N2O产生,降低了生物法污水处理过程中的环境负面效应;采用直接接种方式启动Anammox反应,大大减少了启动运行时间;适用于处理低NH4+‑N浓度的城镇生活污水。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污水处理 装置 及其 快速 启动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生物脱氮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沿进水方向依次设有碳去除厌氧流化床反应器、厌氧流化管状膜反应器和氮去除流化床反应器;所述碳去除厌氧流化床反应器包括流化室I和沉淀区I,流化室进水口I通过管道及进水蠕动泵I与污水池相连,流化室I内填充有颗粒载体I并投加负载产酸菌和产甲烷菌的活性污泥,该颗粒载体I为天然沸石珠或带有凹槽的塑料小球,流化室I顶部的流化室出水口I处设有与流化室I相通的沉淀区I,该沉淀区I顶部设有甲烷排放口I,沉淀区I一侧设有沉淀区出水口I;所述厌氧流化管状膜反应器包括流化室II和沉淀区II,流化室进水口II通过管道及进水蠕动泵II与沉淀区出水口I相连,流化室II内填充有颗粒载体II,该颗粒载体II为天然沸石珠或带有凹槽的塑料小球,流化室II顶部的流化室出水口II处设有沉淀区II,流化室II与沉淀区II通过管状膜连通,该管状膜为多孔墙结构,是外径为1.2mm、内径为0.1μm、总膜表面积为0.08m2的中空纤维膜,沉淀区II顶部设有甲烷排放口II,沉淀区II一侧设有沉淀区出水口II;所述氮去除流化床反应器包括流化室III和沉淀区III,流化室进水口III通过管道及进水蠕动泵III与沉淀区出水口II相连,流化室III内填充有颗粒载体III并由下至上依次投加负载硝化细菌的活性污泥和负载厌氧氨氧化菌的活性污泥,该颗粒载体III为天然沸石珠或带有凹槽的塑料小球,流化室III的底部设有曝气头,该曝气头通过气管与PLC控制装置相连,流化室III的下部和中部分别设有DO探头,流化室III顶部的流化室出水口III处设有与流化室III相通的沉淀区III,该沉淀区III顶部设有废气排放口,沉淀区III一侧设有沉淀区出水口III,该沉淀区出水口III通过管道与排污管道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师范大学,未经河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105431.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污水处理用一体化可升降模块式支架
- 下一篇:一种生物膜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