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边双气室车桥用气压制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08951.0 | 申请日: | 2017-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970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江;闫振华;杨淋元;孙玮;贾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T13/24 | 分类号: | B60T13/24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103 | 代理人: | 张建成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边双气室车桥用气压制动系统,该气压制动系统的每个车桥包含两个贮气筒、两个比例继动阀、两个脚继动阀、两个ABS电磁调压阀。一贮气筒分别与脚制动阀一进气口、两比例继动阀的进气口相连,另一贮气筒与两脚继动阀的进气口相连。每个车桥的比例继动阀的控制口与脚制动阀的一出口相连,每车桥单侧的比例继动阀出气口与一气室相连同时和该侧的脚继动阀控制口相连。车桥单侧脚继动阀的出气口与该侧ABS电磁调压阀的进气口相连,ABS电磁调压阀的出气口与另一气室相连。本系统是可有效减少ABS发挥作用时的制动系统气体的总排放量,提高制动和转向的稳定性,提高了行驶安全性。 | ||
搜索关键词: | 单边 双气室车桥用 气压 制动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单边双气室车桥用气压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含脚制动阀(1)、第一比例继动阀(2)、第二比例继动阀(21)、第三比例继动阀(22)、第四比例继动阀(23)、第一脚继动阀(3)、第二脚继动阀(31)、第三脚继动阀(32)、第四脚继动阀(33)、第一ABS电磁调压阀(5)、第二ABS电磁调压阀(51)、第三ABS电磁调压阀(52)、第四ABS电磁调压阀(53)、第一贮气筒(6)、第二贮气筒(61)、第三贮气筒(62)、第四贮气筒(63)、第一制动气室(4)、第二制动气室(41)、第三制动气室(42)、第四制动气室(43)、第五制动气室(44)、第六制动气室(45)、第七制动气室(46)、第八制动气室(47)和气压管路;在第一车桥上,脚制动阀(1)的进气口I_1与第四贮气筒(63)通过气压管路连通;脚制动阀(1)的出气口II_1通过气压管路分别与第一比例继动阀(2)、第四比例继动阀(23)的控制口IV连通;第一比例继动阀(2)、第四比例继动阀(23)的进气口I分别通过气压管路与第四贮气筒(63)连通;第一比例继动阀(2)的出气口II通过管路分别与第一脚继动阀(3)的控制口IV、第一车桥左侧的第一制动气室(4)连通;第四比例继动阀(23)的出气口II通过管路分别与第四脚继动阀(33)的控制口IV、第一车桥右侧的第八制动气室(47)连通;第一脚继动阀(3)和第四脚继动阀(33)的进气口I分别通过管路与第三贮气筒(62)连通;第一ABS电磁调压阀(5)的进气口I通过管路与第一脚继动阀(3)的出气口II连通,第一ABS电磁调压阀(5)的出气口II通过管路与第一车桥左侧的第二制动气室(41)连通;第四ABS电磁调压阀(53)的进气口I通过管路与第四脚继动阀(33)的出气口II连通,第四ABS电磁调压阀(53)的出气口II通过管路与第一车桥右侧的第七制动气室(46)连通;在第二车桥上,脚制动阀(1)的另一进气口II_1与第二贮气筒(61)通过气压管路连通;脚制动阀(1)的出气口II_2通过气压管路分别与第二比例继动阀(21)、第三比例继动阀(22)的控制口IV连通;第二比例继动阀(21)、第三比例继动阀(22)的进气口I分别通过气压管路与第二贮气筒(61)连通;第二比例继动阀(21)的出气口II通过管路分别与第二脚继动阀(31)的控制口IV、第二车桥左侧的第三制动气室(42)连通;第三比例继动阀(22)的出气口II通过管路分别与第三脚继动阀(32)的控制口IV、第二车桥右侧的第六制动气室(45)连通;第二脚继动阀(31)和第三脚继动阀(32)的进气口I分别通过管路与第一贮气筒(6)连通;第二ABS电磁调压阀(51)的进气口I通过管路与第二脚继动阀(31)的出气口II连通,第二ABS电磁调压阀(51)的出气口II通过管路与第二车桥左侧的第四制动气室(43)连通;第三ABS电磁调压阀(52)的进气口I通过管路与第三脚继动阀(32)的出气口II连通,第三ABS电磁调压阀(52)的出气口II通过管路与第二车桥右侧的第五制动气室(44)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10895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