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处理饮用水中亚硝胺类消毒副产物的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24020.X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049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章亦兵;戴荣继;杨长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太和洁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2 | 分类号: | C02F9/12;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郝雅娟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处理饮用水中亚硝胺类消毒副产物的工艺,水流经梯度磁场活化模块,在高强度梯度磁场的作用下,原水分子簇团解开,使团簇水形成单个水分子状态,并呈规则排列,并且使水分子与亚硝胺类有机物进行分离,使其以游离形式存在,减小水分子与有机、无机络合物之间的分子作用,便于下一步吸附处理。梯度磁场模块的出水进入天然矿石吸附模块中的滤料层,不同组合的矿石滤料对亚硝胺类有机物有强吸附作用,水得到净化。 | ||
搜索关键词: | 亚硝胺类 消毒副产物 梯度磁场 有机物 水分子 水中 饮用 单个水分子 无机络合物 分子作用 规则排列 强度梯度 天然矿石 吸附模块 游离形式 分子簇 滤料层 强吸附 出水 活化 减小 滤料 吸附 原水 磁场 矿石 解开 净化 | ||
【主权项】:
1.一种处理饮用水中亚硝胺类消毒副产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水中含有120.2ng/L亚硝基哌啶、176.5ng/L亚硝基二甲胺和73.3ng/L亚硝基吡咯烷,水流经过梯度磁场活化模块,在高强度磁场的作用下,原水分子簇团解开,使团簇水形成单个水分子状态,并呈规则排列,并且使水分子与亚硝胺类有机物进行分离,使其以游离形式存在,减小水分子与有机、无机络合物之间的分子作用,便于下一步吸附处理,梯度磁场活化模块的出水进入滤料层,滤料层由高岭石和蒙脱石以重量比2:1构成,滤料层对亚硝胺类有机物进行吸附,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水在二次梯度活化模块的作用下,水的活化记忆得到保持,水的出水水质得到提高,减少管网的压力损失,减小能耗;所述方法通过以下设备进行实施,所述设备由进水管、梯度磁场活化模块、天然矿料吸附设备、二次梯度活化模块以及出水管依次连接构成,梯度磁场活化模块设备外壳采用不锈钢材质,活化磁条形成高强度梯度磁场,二次梯度活化模块中有二次活化磁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太和洁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太和洁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124020.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