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IM系统的全自动放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30250.7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1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杜文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C15/00 | 分类号: | G01C1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君合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8 | 代理人: | 邹新华 |
地址: | 618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系统的全自动放样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01,将BIM系统与智能全站仪通信连接;步骤S03,确定智能全站仪的水平零点坐标位置;步骤S04,确定智能全站仪的高度基准;步骤S05,对步骤S02中进行标注的点进行现场放样,并获得施工现场的放样数据集合模型。本发明创造性的将智能全站仪和BIM系统结合,利用智能全站仪的高精度和BIM系统的可视化、可协调、可模拟相结合,能够对方案抵触之处进行修改,能够根据模拟直观的看到问题所在以及对修改后的效果进行直观可视,真正可实现在施工前就看到施工后的状态,真正做到所见即所得。 | ||
搜索关键词: | 放样 智能全站仪 智能 直观 施工现场 数据集合 通信连接 系统结合 现场放样 坐标位置 可视化 可视 施工 标注 抵触 协调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BIM系统的全自动放样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01,将BIM系统与智能全站仪通信连接;所述通信连接包括将BIM系统的硬件与智能全站仪连接和BIM系统的软件与智能全站仪内置的软件进行驳接并进行数据传输;步骤S02,标注预放样的测量点;利用智能全站仪与BIM系统的驳接,将需要测量的点在BIM系统中的Revit软件和CAD文件中进行标注;步骤S03,确定智能全站仪的水平零点坐标位置;将已经设计完成的施工图纸或者施工模型中轴线基准点定位到施工现场,作为全站仪的放置点;再根据所述施工图纸或者施工模型确定第二个基准点,利用智能全站仪测量所述两个基准点的位置水平距离、斜向距离、高差距离,最终获得智能全站仪的位置坐标;将所述位置坐标作为放样测量的水平零点坐标;步骤S04,确定智能全站仪的高度基准;在施工现场设定一个高度为2米的校准点A,用智能全站仪去测量校准点A的高度,获得读取值B;将读取值B与2米的差值设置为智能全站仪的仪器高值,获得智能全站仪的高度基准;步骤S05,对步骤S02中进行标注的点进行现场放样,并获得施工现场的放样数据集合模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130250.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