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经济活动人口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33199.5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76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杰;冷燮;周示莹;彭成阳;顾高翔;张颖;吴佳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世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浦东新区统计普查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F16/2458;H04W4/029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柏子雵 |
地址: | 200040 上海市静安区沪太支路536,5***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经济活动人口识别方法利用移动终端个体在指定时间范围和空间范围内的活动数据集(即移动终端个体与固定位置传感器的通信记录),构成个体出行轨迹,对出行轨迹进行插值扩充节点,建立个体出行轨迹;通过空间聚类方法将个体的出行空间划分为若干区域,提取其长时间驻留地点;选取样本个体的出行轨迹,对其进行训练,学习获得各种经济活动人口的出行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相关参数;对全样本的数据进行分析,识别判断出样本中的经济活动人口;最后采样固定比例进行扩样,得到实时的经济活动人口总数。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经济 活动 人口 识别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经济活动人口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从传感器运营商获取匿名加密移动终端传感器数据,匿名加密移动终端传感器数据在时间与空间上连续,不同移动终端对应不同的EPID;步骤2、依次提取每个EPID在指定时间段内与传感器的通信信令记录,按时间顺序排序,建立与当前EPID相对应的个体出行轨迹数据集;从时间起点t0出发,以T时间为间隔对个体出行轨迹数据集的空间位置进行插值,构建由真实点和插值点构成的个体出行时空序列;步骤3、基于DBSCAN算法,设计基于距离的空间聚类算法,对样本的个体出行时空序列数据上的插值点进行空间聚类,提取出节点的节点聚类簇,从中提取出节点聚类簇中的核心点作为当前个体的驻留点,以个体在节点聚类簇内驻留的时间作为节点聚类簇的大小;步骤4、对经济活动和非经济活动类型进行划分,选取其中的典型样本的出行时空序列数据,统计其在指定时间段内的聚类数量、聚类大小、聚类中心点所在位置,挖掘不同活动类型的个体的空间出行活动特征,获得不同活动类型的典型特征参数及其上下界误差范围,作为个体活动类型的判别依据;步骤5、遍历个体出行时空序列,依据步骤4获得的判别依据,对每个个体的经济活动类型进行判断和识别;步骤6、对得到的经济活动个体进行扩样,得到经济活动人口的总体统计数据,完成对于经济活动人口的动态监测,并更新数据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世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浦东新区统计普查中心,未经上海世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浦东新区统计普查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133199.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