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钯-类石墨相氮化碳-碳纳米管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45527.3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59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郑志祥;王玫;闫乾顺;马璀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政法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30 | 分类号: | G01N2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盛铭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7 | 代理人: | 郑海松 |
地址: | 730070***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钯‑类石墨相氮化碳‑碳纳米管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三聚氰胺和碳纳米管之间的π‑π堆积和静电作用通过固体研磨热聚合法得到了类石墨相氮化碳‑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然后将钯纳米粒子作为前驱体通过自组装对其进一步的功能化修饰,得到具有良好催化性能和稳定性的复合材料,增加了电催化活性并解决了类石墨相氮化碳的分散性问题,极大地拓展了其应用范围。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消耗的化学原料和试剂少,反应条件温和,设备少,生产成本低,可以规模化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小,有利于环境保护,制得的复合电极灵敏度更高、催化性能和稳定性更强,特别适合水、食品、饲料、生化制品等样品中雌二醇的直接快速检测。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氮化 纳米 复合 电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钯‑类石墨相氮化碳‑碳纳米管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类石墨相氮化碳‑碳纳米管复合物的制备:取0.05‑0.3g碳纳米管和1‑5g三聚氰胺置于玛瑙研钵中研磨,用铝塑包封,置于坩埚中,升温至300‑600℃保持1‑8h,然后降温至室温,得到类石墨相氮化碳‑碳纳米管复合材料;(2)钯纳米粒子修饰的类石墨相氮化碳‑碳纳米管复合物的制备:称取步骤(1)制备的类石墨相氮化碳‑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复合物粉末5‑30mg,用10‑30mL二次去离子水分散,依次加入0.5‑2mL、20mM的Na2PdCl4溶液和20‑100μL、6M的HCl,接着磁力搅拌1‑6h,然后再添加2‑5mL、0.1M的抗坏血酸,在60‑150℃的温度下,恒温反应2‑10h,待反应冷却至室温后,将反应产物进行离心分离,弃去沉淀,然后将上清液分别用40‑60mL二次去离子水和40‑60mL无水乙醇离心洗涤,如此重复操作3‑5次,最后于60‑65℃真空干燥12‑14h,得到钯纳米粒子修饰的类石墨相氮化碳‑碳纳米管复合物,研磨备用;(3)复合电极的制备:称取步骤(2)制备的钯纳米粒子修饰的类石墨相氮化碳‑碳纳米管复合物粉末,用二次去离子水超声分散成0.5‑2mg/mL水溶胶,然后将玻碳电极抛光,依次用丙酮和二次去离子水超声清洗,待电极表面干燥后,将上述水溶胶均匀涂覆于玻碳电极表面,使水溶胶的厚度达到0.02‑0.1mm,晾干,即得钯‑类石墨相氮化碳‑碳纳米管复合电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政法大学,未经甘肃政法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145527.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