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手机app交互方式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49120.8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3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魏茨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茨怡 |
主分类号: | G06F9/44 | 分类号: | G06F9/44;G06F3/0482;G06F17/27;G06N3/02;H04M1/725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手机app交互方式,涉及神经网络。采用循环神经网络,构建关键实体的识别模型;用户长按感兴趣的文本复制→点击悬浮球→根据菜单栏选择要跳转的app,根据神经网络模型抽取出用户感兴趣文本的关键实体名,若文本中包含实体名且被正确识别,点击悬浮球,即可弹出与关键实体名相对应的app菜单栏,此时用户可点击相对应的栏目,跳转到用户感兴趣的app上,完成信息的搜索;为了使悬浮球不影响用户的体验,可拖拽悬浮球到右侧边栏或者左侧边栏,悬浮球便会贴合在边栏,不会遮挡屏幕;若用户想要体验识别功能,则选中文本,点击复制,悬浮球出现;或用户从边栏处将贴合的悬浮球拖拽出来,悬浮球出现到屏幕中。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循环 神经网络 手机 app 交互 方式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手机app交互方式,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循环神经网络,构建关键实体的识别模型;2)交互方式,具体操作如下:用户长按感兴趣的文本复制→点击悬浮球→根据菜单栏选择要跳转的app,根据神经网络模型抽取出用户感兴趣文本的关键实体名,若文本中包含实体名且被正确识别出来,点击悬浮球,即可弹出与关键实体名相对应的app菜单栏,此时,用户可以点击相对应的栏目,跳转到用户感兴趣的app上,完成信息的进一步搜索;为了使得悬浮球不影响用户的体验,拖拽悬浮球到右侧边栏或者左侧边栏,悬浮球贴合在边栏,不会遮挡屏幕;若用户想要体验识别功能,则选中文本,点击复制,悬浮球出现;或者,用户从边栏处将贴合的悬浮球拖拽出来,悬浮球出现到屏幕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茨怡,未经魏茨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149120.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