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硬度压铸模具的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50831.7 | 申请日: | 2017-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6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晓娟 |
主分类号: | C22C37/10 | 分类号: | C22C37/10;C22C33/08;C21C1/08;B22C9/02;B22C9/22;B22D1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精密压铸模具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硬度压铸模具的制备工艺,包括原料配制、原料预处理、原料熔化、浇注成型几个步骤。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中通过对模具原料预处理并对铸造工艺条件进行控制,得到性能稳定的高硬度压铸模具,所得产品适用于汽车缸体、仪表盘、自动挡变速箱壳体等大型、精密、复杂压铸件,适用范围广,可规模化生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硬度 压铸 模具 制备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高硬度压铸模具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以下重量比的成分配制原料,碳3.5‑4.0%、氮0.25‑0.45%、钨0.02‑0.04%、镍2.2‑2.6%、硅1.28‑3.64%、镁1.6‑2.0%、锰0.65‑0.85%、硼0.35‑0.55%、钴0.08‑0.16%、钼0.02‑0.06%、铋0.06‑0.12%、铍0.05‑0.08%、钛1.25‑1.75%,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2)将上述原料混合后在温度为80‑95℃的条件下加热15‑20分钟,然后将混合材料导入中频感应电炉内;(3)使中频感应电炉满负荷加热至400‑450℃后,保持温度,保温2‑4小时,然后通入温度为50‑60℃的氮气快速降温至200‑240℃,保持15‑25分钟;(4)再次使中频感应电炉满负荷加热至950‑1050℃使原料完全熔化,搅拌均匀后导入铁水包中,加入球化剂在球化包内发生球化反应,扒渣后在砂箱内进行浇注,浇注速度为16‑20kg/min,冷却后得到成型模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晓娟,未经张晓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150831.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算设备的浏览器及其缩略图显示方法
- 下一篇:实现搜索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