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二氧化硅荧光免疫标记探针、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50942.8 | 申请日: | 2017-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6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翠;闫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533 | 分类号: | G01N33/533;G01N21/64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07 | 代理人: | 任晨晨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二氧化硅荧光免疫标记探针、制备方法及应用,制备方法为以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为基体,掺杂荧光染料罗丹明B和BODIPY构建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体系(RB‑BODIPY‑FRET)。采用过碘酸钠氧化抗体偶联荧光标记探针;为纳米药物载体的超灵敏检测免疫分析提供了可靠依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以荧光染料BODIPY和罗丹明B共掺杂,两种荧光染料之间能够发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提高荧光强度,减弱猝灭,采用过碘酸钠氧化抗体偶联荧光标记探针,提高了偶联效率,消除了交联剂对抗体活性的影响。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荧光 共振 能量 转移 二氧化硅 免疫 标记 探针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二氧化硅荧光免疫标记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溶于去离子水;2)、加入乙二醇和氨水;3)、之后加入正硅酸乙酯TEOS反应;4)、然后,再加入混合好的BODIPY溶液和罗丹明B溶液,再加入三甲氧基甲基硅烷MTMS,反应;5)、再加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继续反应;离心洗涤,冷冻干燥,得RB‑BODIPY‑FRET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即为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二氧化硅荧光免疫标记探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师范大学,未经安徽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150942.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