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地下建筑的自发电自动隔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55045.6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27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大康;于和军;江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中宸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B13/00 | 分类号: | F03B13/00;F03B11/00;E05F15/71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361011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建筑用地下设施自发电自动隔水设施,包括地面、墙壁结构、活动挡门、暗池、传动模块和水力发电模块,墙壁结构位于地面上;活动挡门位于地面内部并与地面齐平,活动挡门下方安装有压缩弹簧一,活动挡门左端面上竖直设置有齿条;地面于活动挡门左侧设置有排水暗道;暗池设置于地面内部,暗池与排水暗道之间连接有通道;传动模块用于实现活动挡门的上升和下降;水力发电模块将水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同时控制传动模块的工作。本发明能够自动实现活动挡门的自动打开和封闭,同时本发明通过设置打气筒节约了能源。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用地 设施 发电 自动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地下建筑的自发电自动隔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面(1)、墙壁结构(2)、活动挡门(3)、暗池(4)、传动模块(5)和水力发电模块(6),所述墙壁结构(2)位于地面(1)上,墙壁结构(2)位于地面(1)的前后两端,墙壁结构(2)上设置有开口轨道;所述活动挡门(3)位于地面(1)内部并与地面(1)齐平,活动挡门(3)下方安装有压缩弹簧一(11),活动挡门(3)两侧延伸至墙壁结构(2)的开口轨道内,活动挡门(3)左端面上竖直设置有齿条,齿条数量为二,齿条对称布置于活动挡门(3)上;所述地面(1)于活动挡门(3)左侧设置有排水暗道(12),地面(1)上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位于排水暗道(12)和活动挡门(3)之间,矩形槽右侧壁上开设有通槽,通槽使得活动挡门(3)与矩形槽相通;所述暗池(4)数量为二,暗池(4)设置于地面(1)内部,暗池(4)位于排水暗道(12)与矩形槽之间,暗池(4)与排水暗道(12)之间连接有通道(13),暗池(4)底部设置有排水通道(14),暗池(4)后方平行设置有沉槽;所述传动模块(5)用于实现活动挡门(3)的上升和下降;所述水力发电模块(6)将水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其中,所述传动模块(5)包括箱体(51)、齿轮(52)、链轮(53)、传动链(54)、旋转手柄、棘轮一(55)、棘爪一(56)、连杆(57)、电动机和控制器(58),所述箱体(51)安装于地面(1)的矩形槽上方,箱体(51)数量为二,箱体(51)内安装有链轮(53),箱体(51)外壁上安装有电动机,电动机与链轮(53)相连接;所述齿轮(52)安装于地面(1)的矩形槽内,齿轮(52)与活动挡门(3)上的齿条相啮合;所述链轮(53)安装于地面(1)矩形槽内的齿轮(52)轴上,链轮(53)位于齿轮(52)的后方;所述传动链(54)安装于链轮(53)上;所述棘轮一(55)安装于地面(1)矩形槽内的齿轮(52)轴上,棘轮一(55)位于齿轮(52)的前方;所述棘爪一(56))与棘轮一(55)相配合,棘爪一(56))铰接于矩形槽的侧壁上,棘爪一(56))中部与连杆(57)相铰接;所述连杆(57)中部铰接于地面(1)矩形槽的底部,连杆(57)右端铰接在棘爪一(56);所述控制器(58)安装于箱体(51)外壁上,控制器(58)用于控制电动机工作;所述水力发电模块(6)包括发电风扇(61)、发电机(62)、棘爪二(63)、棘轮二(64)和凸轮(65),所述发电风扇(61)包括叶片和传动轴,叶片为板状结构,叶片均匀焊接在传动轴的圆周上,发电风扇(61)通过传动轴安装于暗池(4)内;所述发电机(62)位于地面的沉槽内,发电机(62)与发电风扇(61)相连接,发电机(62)与发电风扇(61)之间设置有密封体;所述棘爪二(63)安装于发电风扇(61)轴上,棘爪二(63)位于发电风扇(61)后方;所述棘轮二(64)安装于地面(1)矩形槽的侧壁上,棘轮二(64)与棘爪二(63)向配合;所述凸轮(65)安装于棘轮二(64)轴上,凸轮(65)位于地面(1)矩形槽的侧壁与棘轮二(64)之间,连杆(57)左端位于凸轮(65)下方;所述水力发电模块(6)还包括打气筒(66)、压缩弹簧二和储气罐,所述打气筒(66)安装于地面(1)的矩形槽顶部,打气筒(66)位于凸轮(65)上方,打气筒(66)活塞杆上安装有压缩弹簧二,打气筒(66)利用凸轮(65)的转动实现打气;所述储气罐位于地面(1),储气罐用于储存打气筒(66)产生的压缩空气;所述地面(1)的通道(13)为斜坡结构,从排水暗道(12)到暗池(4)内水平高度逐渐降低,通道(13)侧壁上开有出气孔,储气罐内的压缩空气从出气孔进入通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中宸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中宸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155045.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