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贝壳状结构硅碳复合电极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56639.9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6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红;匡宣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6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王莹,李相雨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一种贝壳状结构硅碳复合电极材料,由还原氧化石墨烯、硅纳米颗粒和碳纳米管构成,硅纳米颗粒分散于多层的还原氧化石墨烯层间,且硅纳米颗粒和还原氧化石墨烯之间有空隙,所述碳纳米管支撑开所述还原氧化石墨烯,使还原氧化石墨烯片像贝壳一样包含硅纳米颗粒。本发明还提出所述贝壳状结构硅碳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和应用。本发明提出的电池负极材料,还原氧化石墨烯层构成了“贝壳状”结构,并且碳纳米管在还原氧化石墨烯层间提供支撑,为硅纳米颗粒提供了空间间隔,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为硅体积膨胀提供了预留空间,有利于保持负极活性材料的结构完整,从而,电池的容量高且不易衰减,循环性好,使用寿命长。 | ||
搜索关键词: | 贝壳 结构 复合 电极 材料 | ||
【主权项】:
一种贝壳状结构硅碳复合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由还原氧化石墨烯、硅纳米颗粒和碳纳米管构成,硅纳米颗粒分散于多层的还原氧化石墨烯层间,且硅纳米颗粒和还原氧化石墨烯之间有空隙,所述碳纳米管支撑开所述还原氧化石墨烯,使还原氧化石墨烯片像贝壳一样包含硅纳米颗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156639.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