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直写笔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59904.9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33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杨春燕;易锟;李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354 | 分类号: | G06F3/0354;G06F3/038;B43K29/08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44329 | 代理人: | 杨晓松 |
地址: | 51006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直写笔,包括笔帽、笔后端、笔芯、笔中端和笔前端。其中,智能直写笔微处理器用于处理中波长红外线接收器接收的中波长红外信号,在实现书写的同时,准确判断智能直写笔与笔帽的相对位置。智能直写笔中的第一中波长红外线发射器和第二中波长红外线发射器向外发射1.5‑5.6微米波长段的中波长红外线,中波长红外线对人体和眼睛安全无害;同时,该智能直写笔结构简单,携带、使用方便,自配可充电式电池,适用于初中及其以上人群在任意场合、任意环境下使用,另一方面,由于该智能直写笔在设计中充分结合了具体使用中的情况,使得书写本或纸张可以在不印刷格子情况下实现直写,使用方便,对人体无害且实用性强,适合大范围推广。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直写笔 | ||
【主权项】:
一种智能直写笔,其特征在于,包括笔帽、笔后端、笔芯、笔中端、以及笔前端;所述笔前端、笔中端和笔后端之间依次固定连接;所述笔芯设置在笔中端内;所述笔帽卡套在笔前端或笔后端上;所述笔帽包括笔帽筒、笔帽可充电式电池、笔帽夹、用于定位的第一中波长红外线发射器、以及第二中波长红外线发射器;所述笔帽夹的一端与笔帽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中波长红外线发射器和第二中波长红外线发射器分别固定安装在笔帽夹上;所述笔帽可充电式电池固定设置在笔帽筒内,分别与第一中波长红外线发射器和第二中波长红外线发射器电连接;所述笔后端包括笔后端外壳、智能直写笔微处理器、伸缩按钮、零点定位按钮、复位按钮、以及与智能直写笔微处理器电连接的笔后端可充电式电池;所述笔后端外壳固定设置在笔中端上;所述智能直写笔微处理器和笔后端可充电式电池均安装在笔后端外壳内,并分别与伸缩按钮、零点定位按钮和复位按钮电连接;所述伸缩按钮、零点定位按钮和复位按钮均固定设置在笔后端外壳上;所述笔芯包括子弹头、压力感应器、中波长红外线接收器、以及笔芯管;所述子弹头设置在笔芯管的前端,与笔芯管固定连通;所述压力感应器设置在子弹头的前端,所述中波长红外线接收器设置在子弹头的外侧;所述智能直写笔微处理器分别与压力感应器和中波长红外线接收器电连接;所述笔中端包括笔身和短距离微型推拉电磁铁;所述笔身的后端与笔后端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短距离微型推拉电磁铁安装在笔身的后端内,分别与智能直写笔微处理器和笔后端可充电式电池电连接;所述笔身后端的中部还设有用于引导笔芯管滑动的中心孔,所述笔芯管末端插入中心孔内,与短距离微型推拉电磁铁传动连接,由短距离微型推拉电磁铁驱动笔芯做伸缩运动;所述笔前端包括前端外壳和增加摩擦力的软胶套;所述前端外壳安装在笔身的前端,与笔身螺纹连接;所述软胶套套设在前端外壳的表面上,与前端外壳固定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159904.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