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体育器材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64929.8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82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马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B81/00 | 分类号: | A47B81/00;A47B3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旌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0 | 代理人: | 牛传凯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南昌市经***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体育器材支架,包括外箱体,外箱底面开设第一矩形透槽,外箱体右端面下侧开设第二矩形透槽,第一矩形透槽的右端与第二矩形透槽的下端相连接,外箱体前后两端面下侧靠近第一矩形透槽左端处对称开设两个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均设有轮轴,轮轴与对应的第一通孔轴承活动连接,轮轴的外端固定安装轮子,外箱体底面的第一矩形透槽左端前后两侧对称开设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均设有第一竖轴,第一竖轴与对应的第二通孔轴承活动连接。本发明中进行球类器材收集功能的零件的动力来自于轮子,不需要电能带动,节能环保,工作人员使用本发明进行球类器材的收集时不需要弯腰,能有效的保护工作人员的腰部不易劳损,能保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 ||
搜索关键词: | 体育器材 支架 | ||
【主权项】:
1.体育器材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箱体(1),外箱(1)底面开设第一矩形透槽(2),外箱体(1)右端面下侧开设第二矩形透槽(3),第一矩形透槽(2)的右端与第二矩形透槽(3)的下端相连接,外箱体(1)前后两端面下侧靠近第一矩形透槽(2)左端处对称开设两个第一通孔(4),第一通孔(4)内均设有轮轴(5),轮轴(5)与对应的第一通孔(4)轴承活动连接,轮轴(5)的外端固定安装轮子(6),外箱体(1)底面的第一矩形透槽(2)左端前后两侧对称开设第二通孔(7),第二通孔(7)内均设有第一竖轴(8),第一竖轴(8)与对应的第二通孔(7)轴承活动连接,外箱体(1)底面的第一矩形透槽(2)的右端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第二竖轴(9),第二竖轴(9)的上端与外箱体(1)轴承活动连接,第一竖轴(8)与第二竖轴(9)的下端均固定安装第一皮带轮(10),位于第一矩形透槽(2)同一侧的两个第一皮带轮(10)均通过第一皮带(11)连接,第一矩形透槽(2)内部左端设有第一横轴(12),第一横轴(12)与外箱体(1)的前端面垂直,第一横轴(12)的两端均与第一矩形透槽(2)内侧面轴承活动连接,外箱体(1)内部左侧设有第二横轴(13),第二横轴(13)与第一横轴(12)相互平行,第二横轴(13)位于第一横轴(12)的上部,第二横轴(13)的两端均与外箱体(1)内壁轴承活动连接,第一横轴(12)与第二横轴(13)上均固定安装第二皮带轮(14),两个第二皮带轮(14)通过第二皮带(15)连接,第一竖轴(8)的上端均固定安装第一伞齿轮(16),轮轴(5)的内端均固定安装第二伞齿轮(17),第一伞齿轮(16)与对应的第二伞齿轮(17)啮合配合,第一横轴(12)的后端固定安装第一齿轮(18),位于后侧的轮轴(5)的内端固定安装第二齿轮(19),第一齿轮(18)与第二齿轮(19)啮合配合,第二皮带(15)外侧面上固定安装数个均匀分布的长条板(20),长条板(20)的长度方向为横向,长条板(20)外侧设有弧形板(21),弧形板(21)的一端与对应的长条板(20)铰接连接,铰接轴上安装扭簧,外箱体(1)底面右侧靠近两个边角处均安装万向轮(22),外箱体(1)内部设有安装内箱体(23),内箱体(23)上端开口, 外箱体(1)右端面开设矩形孔(39),内箱体(23)的右端位于矩形孔(39)内部,矩形孔(39)内端下侧固定安装横板(40),横板(40)顶面固定安装两根导向条(41),导向条(41)与横板(40)长度方向平行,内箱体(23)底端面开设两条导向槽(42),导向条(41)能插入到对应的导向槽(42)内部,内箱体(23)的左端上部固定安装挡板(24),弧形板(21)的外端能与挡板(24)接触配合,外箱体(1)右侧设有支架(25),支架(25)的上部固定安装横杆(26),内箱体(23)右端面前后两侧对称开设两个孔槽(28),孔槽(28)均位于内箱体(23)侧板内部,横杆(26)前后两端左侧均固定安装横管(29),两根横管(29)相互平行,横管(29)能插入到对应的孔槽(28)内部,横杆(26)上对应横管(29)的连接处均均开设螺纹孔(30),螺纹孔(30)内配合安装螺杆(31),螺杆(31)的右端均安装摇柄(32),螺杆(31)的左端均设有第三横轴(33),第三横轴(33)的右端与对应的螺杆(31)的左端轴承活动连接,横管(29)侧面开设数个均匀分布的第三通孔(34),第三通孔(34)内均设有活动杆(35),活动杆(35)的内端与第三横轴(33)的侧部均通过连杆(36)铰接连接,活动杆(35)的外端能与对应的孔槽(28)内壁接触配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交通大学,未经华东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164929.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