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D打印载药型纳米复合人工骨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68437.6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2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何丹农;祝闪闪;王萍;金彩虹;许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7/46 | 分类号: | A61L27/46;A61L27/44;A61L27/56;A61L27/58;A61L27/54;B29C64/118;B29C64/314;B33Y10/00;B33Y4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1208 | 代理人: | 董梅 |
地址: | 2002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3D打印载药型纳米复合人工骨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包括载药HNTs的制备和3D打印载药人工骨支架材料。首先用埃洛石负载抗生素类药物盐酸四环素(TCH)(TCH/HNTs),以具有生物可吸收性的PLA为基质,并联合具有骨生物活性的无机材料nHA,通过3D技术制备出载药复合纳米人工骨支架材料。所制备的以PLA为基质,nHA为生物加强相,并复合载药埃洛石纳米管,通过3D打印制备的人工骨支架材料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合适的强度和韧性以及促骨生长性能,是一种较理想的新型支架材料;所制备的人工骨支架具有的孔径大小和孔隙率,可促进组织工程中新生骨和新生血管的生长,从而在骨组织修复工程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打印 载药型 纳米 复合 人工 制备 方法 及其 产品 应用 | ||
【主权项】:
一种3D打印载药型纳米复合人工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埃洛石(HNTs)负载抗生素类药物盐酸四环素(TCH),包括以下步骤:(1)载药HNTs的制备取TCH溶解在纯水中搅拌20min,之后加入HNTs溶液,超声分散40min,使得HNTs充分分散到TCH溶液中;将TCH和HNTs混合溶液置于真空干燥箱,在0.05的条件下抽真空,直至液体表面不再有气泡出现;从真空干燥箱拿出后,搅拌5min后重复一次抽真空,驱除HNTs内部空腔内残留的气泡,使更多TCH的进入到的内部;在3000rpm的条件下离心取出上清液待用,用超纯水清洗沉淀,得TCH/HNTs载药粉末;将该载药粉末在50°的条件下干燥24h,用玛瑙研钵研磨干燥粉末后再用筛网过滤,待用;(2)3D打印载药人工骨支架材料称取TCH/HNTs、聚乳酸(PLA)及羟基磷灰石(nHA)颗粒加入二氯甲烷溶液中,37度持续搅拌(400rpm/min)12h完全充分溶解,混悬液于‑20度冷冻12h,将冷冻好的混合材料置入冷冻干燥机内冻干12h,将材料残留的二氯甲烷有机溶剂蒸发,制得复合材料待用;将冻干材料取下,剪碎后置入3D生物打印机墨盒中,采用计算机辅助软件设计支架材料,材料大小为直径为5mm,高6mm的中空圆柱体,同时将材料属性设置为孔径500um,孔隙率为70%,将数据以STL 格式导入 3D 打印控制软件中,设置打印参数:材料沉积速度 10 mm/s,打印层厚 0.3 mm,平台成型温度‑20℃,挤出速度 3 mm/min,设备针头直径300μm,由打印机按预设参数熔融材料后在X、Y、Z轴方向分别喷涂成行,完成支架的制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16843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