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泳共沉积制备复合传感涂层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70175.7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64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亚;许升;黄雪雯;陈彦儒;吴倩;赵伟;朱叶;罗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327 | 分类号: | G01N27/327;G01N27/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泳共沉积制备复合传感涂层的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负载分子识别基元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制备、混合沉积液的制备、复合传感涂层的制备三大步骤。本发明中通过一步电沉积将聚合物纳米粒子与无机导电纳米材料同时沉积在电极表面,聚合物纳米粒子在提高分子识别基元固定量的同时能长期保持其识别活性;而通过共沉积制备技术能在保证涂层质量的同时大大提高涂层制备效率,易于实现批量化工业生产;此外,所制备的复合传感涂层能有效结合有机组分的“软”与无机组分的“硬”性,从而使得该复合涂层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基于该复合涂层构建的传感器在食品安全、生物医药及环保监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泳 沉积 制备 复合 传感 涂层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电泳共沉积制备复合传感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负载分子识别基元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制备、混合沉积液的制备、复合传感涂层的制备的具体步骤如下:(1)负载分子识别基元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制备将离子型聚合物溶于良溶剂,得到离子型聚合物溶液;随后将分子识别基元水溶液逐滴加入到离子型聚合物溶液中,搅拌2h~48h使聚合物与分子识别基元组装完全;接着将所得溶液转入透析袋隔水透析以除去良溶剂与未负载的分子识别基元,即得负载分子识别基元聚合物纳米粒子溶液;所述良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二氧六环、四氢呋喃、乙腈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溶剂;(2)混合沉积液的制备配制一定浓度的负载分子识别基元聚合物纳米粒子溶液,调节pH使其带电荷,向其中加入质量分数为0.1%~10%的无机导电纳米材料,搅拌使聚合物纳米粒子与无机导电纳米材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沉积液静置备用;所述负载分子识别基元聚合物纳米粒子溶液的中负载分子识别基元聚合物纳米粒子浓度为0.05mg/mL~10mg/mL;所述无机导电纳米材料的添加量为质量分数0.01%~1.0%;(3)复合传感涂层的制备将传感器电极浸没在步骤(2)所述混合沉积液中,利用电沉积技术施加恒电位电压,使负载分子识别基元的自组装纳米粒子与无机纳米导电材料共同沉积在电极表面,形成有机‑无机复合膜,室温自然干燥,制得复合传感涂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170175.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