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螺芴衍生物类有机化合物及其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上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80427.4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46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唐丹丹;张兆超;李崇;张小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节能万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91/113 | 分类号: | C07D491/113;C07D497/10;C07D491/107;C07D498/10;C07D495/10;C07D513/10;C07D471/10;C07D209/96;C07D487/10;C07D405/12;C07D409/12;C07D403/12;C07D405/04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聂启新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芴衍生物类有机化合物及其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上的应用,所述化合物的结构为螺芴通过碳碳键与吲哚并环结构成环相连,碳碳键成环连接既提高了材料化学稳定性又避免了支链基团活泼位置裸露,而且整个分子是一个较大的刚性结构,具有高的三线态能级(T1);且空间位阻大,不易转动,立体空间结构更稳定,因此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玻璃化温度和分子热稳定性;另外,本发明化合物的HOMO和LUMO分布位置相互分开,使其具有了合适的HOMO和LUMO能级;因此,本发明化合物应用于OLED器件后,可有效提升器件的发光效率及使用寿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衍生 物类 有机化合物 及其 有机 电致发光 器件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螺芴衍生物类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如通式(1)所示:
通式(1)中,
通过CL1‑CL2键或CL2‑CL3键与螺芴连接;通式(1)中,Ar表示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6‑60芳基、含有一个或多个杂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5‑60元杂芳基中的一种;所述杂原子为氮、氧或硫;Ar还表示为通式(2)所示结构:
通式(2)中,X表示为氧原子、硫原子、C1‑10直链或支链烷基取代的亚烷基、芳基取代的亚烷基、烷基取代的亚胺基、芳基取代的亚胺基或杂芳基取代的亚胺基中的一种;通式(1)中,R表示为通式(3)、通式(4)或通式(5)所示的结构;
通式(3)、通式(4)中,X1、X2、X3分别独立的表示为氧原子、硫原子、C1‑10直链或C1‑10支链烷基取代的亚烷基、芳基取代的亚烷基、烷基取代的亚胺基或芳基取代的亚胺基中的一种;通式(3)、通式(4)分别独立的通过CL’1‑CL’2键、CL’2‑CL’3键、CL’3‑CL’4键’与通式(1)中
连接;通式(5)中,R1、R2分别独立的表示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6‑60芳基、含有一个或多个杂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5‑60元杂芳基中的一种;所述杂原子为氮、氧或硫。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节能万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节能万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180427.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