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聚丙撑碳酸酯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88637.8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37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秦玉升;王献红;高风翔;郭洪辰;王佛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K5/205 |
代理公司: | 11227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青朵 |
地址: | 13002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聚丙撑碳酸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共聚后的聚丙撑碳酸酯粗产物与胺类化合物以质量比为99.9~80.0:0.1~20.0混合,得到改性聚丙撑碳酸酯前体;聚丙撑碳酸酯粗产物中包括环状碳酸酯;将改性聚丙撑碳酸酯前体熔融混炼,得到改性聚丙撑碳酸酯。该方法采用胺类化合物作为改性剂实现聚丙撑碳酸酯的反应性共混增韧增强改性;胺类化合物与聚丙撑碳酸酯粗产物中环状碳酸酯反应,生成氨酯类化合物,该过程不仅可以有效的去除掉聚丙撑碳酸酯生产过程中难以分离掉的副产物PC,而且生成的氨酯化合物可以与聚丙撑碳酸酯分子形成较强的分子间氢键作用,进而有效的提升聚丙撑碳酸酯的力学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聚丙撑碳酸酯 改性 胺类化合物 粗产物 环状碳酸酯 前体 氨酯类化合物 氨酯化合物 反应性共混 分子间氢键 分子形成 环氧丙烷 力学性能 熔融混炼 生产过程 增强改性 副产物 改性剂 质量比 共聚 二氧化碳 除掉 增韧 制备 | ||
【主权项】:
1.一种改性聚丙撑碳酸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将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共聚后的聚丙撑碳酸酯粗产物与胺类化合物以质量比为99.9~80.0:0.1~20.0混合,得到改性聚丙撑碳酸酯前体;所述聚丙撑碳酸酯粗产物中包括环状碳酸酯;/n将所述改性聚丙撑碳酸酯前体熔融混炼,得到改性聚丙撑碳酸酯;/n所述胺类化合物选自含有至少一个氨基官能团的脂肪族氨基化合物、含有至少一个氨基官能团的脂环族氨基化合物和含有至少一个氨基官能团的芳香族氨基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n所述含有至少一个氨基官能团的脂肪族氨基化合物选自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1-氨基-2-丙醇、2-氨基-2-甲基-1-丙醇、2-氨基丁醇、4-氨基-1-丁醇、赖氨酸、精氨酸、天门冬酰胺、1,3-丙二胺、1,6-己二胺、1,8-辛二胺、1,10-癸二胺、三(2-氨基乙基)胺、二亚乙基三胺、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和聚醚胺中的一种或多种;/n所述含有至少一个氨基官能团的脂环族氨基化合物选自2-氨基环己醇、4-氨基环己醇、异佛尔酮二胺、2-氨基环戊醇、哌嗪、2-氨甲基哌啶、4-氨甲基哌啶和3-氨基哌啶中的一种或多种;/n所述含有至少一个氨基官能团的芳香族氨基化合物选自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二乙基甲苯二胺、双(对氨基苯甲酸)丙二醇酯和3,5-二甲硫基-2,4-甲苯二胺中的一种或多种;/n所述聚丙撑碳酸酯粗产物中聚丙撑碳酸酯的数均分子量为50000道尔顿~500000道尔顿;/n聚丙撑碳酸酯的分子量分布指数为1.2~4.5;/n所述聚丙撑碳酸酯粗产物中环状碳酸酯的质量含量为0.5~20%。/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188637.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