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石质文物防护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93333.0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66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裴东杰;吴斌;刘刚;于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斗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00 | 分类号: | C09D1/00;C09D7/61;C09D7/63;C09D5/16;B22F9/24;C01B33/18;B82Y40/00;C08F293/00;C08F220/18;C08F212/08 |
代理公司: | 郑州市华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2 | 代理人: | 张爱军;徐文婷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椿***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石质文物防护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纳米石质文物防护剂包括以下原料:纳米二氧化硅、纳米银、醋酸丁酯、异丙醇、石材保护剂、大豆卵磷脂、分散剂、消泡剂、溶剂。本发明的防护剂能够与石质材料的多孔表面成键,在石质材料表面内部形成一层牢固、持久、透明的防水、防油保护膜,作为石质材料文物多孔表面的水性渗透型密封剂。本发明的防护剂具有优良的防水、防污、防油性能,能够有效防止石质材料表面被异物污染,并使表面容易清洁;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蒸汽可渗透;具有良好的耐候和抗紫外线功能,能够有效防止石质材料、陶器等文物表面风化;涂层透明,不改变石质材料表面的外观特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文物 防护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纳米石质文物防护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纳米二氧化硅5‑10份、纳米银0.2‑1.0份、醋酸丁酯15‑20份、异丙醇2‑5份、石材保护剂10‑15份、大豆卵磷脂0.2‑0.3份、分散剂0.2‑1.0份、消泡剂0.1‑0.3份、溶剂50‑65份;所述的石材保护剂的型号为大金GM‑105D;所述的纳米二氧化硅的合成方法为:(1)星状大分子引发剂21Br‑β‑CD的合成:取6.82gβ‑环糊精,在真空条件下于80℃干燥12h,然后在常温条件下溶解于60mL的N‑甲基吡咯烷酮,再置于冰水浴中,冷却到0℃,在该条件下,在2h内滴加58g2‑溴异丁酰溴,滴加结束后升温到室温,继续反应24h,得到棕色溶液,减压蒸馏浓缩,加入100mL二氯甲烷稀释,分别用100mL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和100mL去离子水各洗涤三次,所得到的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然后用旋转蒸发仪浓缩,最后在‑20℃以下的正己烷中沉淀,得到白色沉淀物,在真空烘箱中50℃干燥12h,即得;(2)多臂星形β‑CD‑g‑PtBA的合成在安瓿瓶中加入0.0707g CuBr、0.1707g PMDETA、0.1g 21Br‑β‑CD、20mL丙烯酸叔丁酯单体、20mL丁酮,置于液氮中通过冷冻-抽真空脱气-解冻进行脱气,循环三次,密闭后把安瓿瓶放入60℃油浴中,磁力搅拌12h;取出安瓿瓶,将其投入冰水混合物中,终止反应;加入丙酮稀释,上样于中性氧化铝柱,收集流出液,在‑20℃甲醇与4℃水的混合液中沉淀,甲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1,所得白色粉末状产物在50℃下真空干燥12h,即得;(3)多臂星形嵌段共聚物β‑CD‑g‑[PtBA‑b‑Ps]的合成在安瓿瓶中加入20mL苯乙烯单体、0.0707g CuBr、0.1539g bpy、0.5g β‑CD‑g‑PtBA,置于液氮中通过冷冻-抽真空脱气-解冻进行脱气,循环三次,密闭后把安瓿瓶放入90℃油浴中,磁力搅拌12‑24h;取出安瓿瓶,将其投入冰水混合物中,终止反应;加入四氢呋喃稀释,上样于中性氧化铝柱,收集流出液,在‑20℃甲醇中沉淀,所得白色粉末状产物置于在50℃下真空干燥6h,即得;(4)多臂星形嵌段共聚物β‑CD‑g‑[PAA‑b‑Ps]的合成将0.3gβ‑CD‑g‑[PtBA‑b‑Ps]溶解在30mL二氯甲烷中,在0℃搅拌下加入三氟乙酸,三氟乙酸加入量为β‑CD‑g‑[PtBA‑b‑Ps]中丙烯酸叔丁酯单体摩尔量的5倍,在0℃继续保持3h后,在室温下继续搅拌反应21h,产生白色沉淀物,过滤,用二氯甲烷洗涤沉淀物,并真空冷冻干燥,即得;(5)纳米SiO2的合成将20mg多臂星形嵌段共聚物β‑CD‑g‑[PAA‑b‑Ps]溶解于30mL DMF中,制成单分子胶束模板溶液;再加入前驱体正硅酸乙酯0.129g,在170℃条件下回流反应3h,最后用离心除去副产物,即得;所述的纳米银的合成方法为:(1)星状大分子引发剂21Br‑β‑CD的合成:取6.82gβ‑环糊精,在真空条件下于80℃干燥12h,然后在常温条件下溶解于60mL的N‑甲基吡咯烷酮,再置于冰水浴中,冷却到0℃,在该条件下,在2h内滴加58g2‑溴异丁酰溴,滴加结束后升温到室温,继续反应24h,得到棕色溶液,减压蒸馏浓缩,加入100mL二氯甲烷稀释,分别用100mL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和100mL去离子水各洗涤三次,所得到的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然后用旋转蒸发仪浓缩,最后在‑20℃以下的正己烷中沉淀,得到白色沉淀物,在真空烘箱中50℃干燥12h,即得;(2)多臂星形β‑CD‑g‑PtBA的合成在安瓿瓶中加入0.0707g CuBr、0.1707g PMDETA、0.1g 21Br‑β‑CD、20mL丙烯酸叔丁酯单体、20mL丁酮,置于液氮中通过冷冻-抽真空脱气-解冻进行脱气,循环三次,密闭后把安瓿瓶放入60℃油浴中,磁力搅拌24h;取出安瓿瓶,将其投入冰水混合物中,终止反应;加入丙酮稀释,上样于中性氧化铝柱,收集流出液,在‑20℃甲醇与4℃水的混合液中沉淀,甲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1,所得白色粉末状产物在50℃下真空干燥12h,即得;(3)多臂星形嵌段共聚物β‑CD‑g‑[PtBA‑b‑Ps]的合成在安瓿瓶中加入20mL苯乙烯单体、0.0707g CuBr、0.1539g bpy、0.5g β‑CD‑g‑PtBA,置于液氮中通过冷冻-抽真空脱气-解冻进行脱气,循环三次,密闭后把安瓿瓶放入90℃油浴中,磁力搅拌12‑24h;取出安瓿瓶,将其投入冰水混合物中,终止反应;加入四氢呋喃稀释,上样于中性氧化铝柱,收集流出液,在‑20℃甲醇中沉淀,所得白色粉末状产物置于在50℃下真空干燥6h,即得;(4)多臂星形嵌段共聚物β‑CD‑g‑[PAA‑b‑Ps]的合成将0.3gβ‑CD‑g‑[PtBA‑b‑Ps]溶解在30mL二氯甲烷中,在0℃搅拌下加入三氟乙酸,三氟乙酸加入量为β‑CD‑g‑[PtBA‑b‑Ps]中丙烯酸叔丁酯单体摩尔量的5倍,在0℃继续保持3h后,在室温下继续搅拌反应21h,产生白色沉淀物,过滤,用二氯甲烷洗涤沉淀物,并真空冷冻干燥,即得;(5)银纳米颗粒的合成将10mgβ‑CD‑g‑[PAA‑b‑Ps]溶解在10mL DMF中,制成单分子胶束模板溶液;然后加入58.9mg AgNO3和2mL乙醇,在100℃反应10h,即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斗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科斗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19333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