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杀菌降农残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24053.1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012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周锦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H05H1/24 | 分类号: | H05H1/24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李久林 |
地址: | 310021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菌降农残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包括四个部分,内管电极、同心外管电极、放电腔体处理装置、高压电源,所述内管电极由内电极引线4、内电极筒5、内电极玻璃管6组成;所述同心外管电极由2‑10层内镶电极的同心玻璃筒组成,第一层外管电极由外电极引线8、外电极筒9、外电极玻璃筒10组成,其余层相同;所述放电腔体处理装置由上盖板1、进液口2、进气口3、分液环7组成。本发明可使需处理液体直接通过低温等离子体放电装置,杀菌和降低农残,具有放电区域大、工作稳定、高效、寿命长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杀菌 降农残 低温 等离子体 发生器 | ||
【主权项】:
1.一种杀菌降农残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管电极、同心外管电极、放电腔体处理装置和高压电源,所述同心外管电极设置在内管电极外侧,所述放电腔体处理装置设置在内管电极和同心外管电极的一端,所述内管电极包括内电极引线(4)、内电极筒(5)和内电极玻璃管(6),所述内电极玻璃管(6)为封闭玻璃管,玻璃管内抽真空或充入水银蒸汽或充入氩气,内电极筒(5)为一圆筒状金属管,内电极筒(5)的外径与内电极玻璃管(6)的内径一致,所述内电极筒(5)卡在内电极玻璃管(6)中部,内电极引线(4)与内电极筒(5)相连,并引出内电极玻璃管(6)外;所述同心外管电极为同心设置的2‑10层外管电极筒,每层外管电极筒结构相同且均包括外电极引线(8)、外电极筒(9)和外电极玻璃筒(10);所述外电极玻璃筒(10)由两玻璃管烧结封闭而成,两玻璃管中间抽真空,外电极筒(9)放置在外电极玻璃筒(10)的两玻璃管内,外电极筒(9)为一圆筒状金属管,外电极筒(9)内径与外电极玻璃筒(10)的内层玻璃管外径一致,所述外电极筒(9)卡在外电极玻璃筒(10)中部,所述外电极玻璃筒(10)与内电极玻璃管(6)等高,外电极玻璃筒(10)套在内电极玻璃管(6)外,且同圆心设置,内电极玻璃管(6)外圆与外电极玻璃筒(10)内圆距离为1mm,外电极引线(8)与外电极筒(9)相连,并引出至外电极玻璃筒(10)外;所述放电腔体处理装置包括上盖板(1)和分液环(7)组成,内电极玻璃管(6)外侧与外电极玻璃筒(10)内侧、相邻外电极玻璃筒(10)之间均为放电腔体,多个分液环(7)由上而下等距间隔设置在放电腔体内,每个分液环(7)上沿周向间隔设有多个挡片,且相邻分液环(7)的挡片相互错开设置,所述上盖板(1)设置在外电极玻璃筒(10)上端,上盖板(1)上与分液环(7)相对的位置上有进液口(2)和进气口(3),内电极引线(4)与偶数层外电极引线(8)连接在一起做为一极,奇数层外电极引线(8)连接在一起作为另一极,这两极连接到高压电源(11)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224053.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