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赤泥的生物脱碱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29512.5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53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曲洋;李辉;吴长航;田文杰;王小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11/02 | 分类号: | C02F11/02;C12N1/14;C12R1/68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471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赤泥的生物脱碱方法,将黑曲霉孢子悬液接种于培养基并在发酵罐中发酵产酸,产生的发酵液进入菌液分离罐,分离后的发酵液进入混凝沉淀罐中进一步去除其中的微小菌丝体及悬浮物,然后将清洁的发酵液送入脱碱罐与赤泥粉进行酸碱中和反应及固液分离过程,分离后的上层清液为脱碱液,下部为脱碱后的赤泥。在本发明工艺方法的批次运行模式下,赤泥与微生物细胞完全分离,生物脱碱后的赤泥滤渣和真菌菌体可回收利用,且该生物脱碱工艺方法可工业化生产和运营,从而实现了整个赤泥生物脱碱过程的绿色、环保、低成本和规模化运行。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赤泥的生物脱碱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发酵罐中进行培养基的灭菌及黑曲霉的发酵产酸,具体为:将黑曲霉孢子接种于PDA平板,生长成熟的孢子采用灭菌的生理盐溶液洗脱,制成孢子悬液;将培养基加入发酵罐中进行灭菌处理,灭菌完毕,待罐体冷却,设置发酵罐发酵参数;将黑曲霉孢子悬液接种于发酵罐中,接种量按照体积为培养基总体积的1~5‰,发酵产酸进程于黑曲霉接种完毕后开始,当发酵罐中发酵液的pH低于2.2时,发酵产酸进程结束,关闭发酵罐;(2)在菌液分离罐中进行菌丝球与发酵液的分离,具体为:将由发酵罐产生的含有菌丝球的黑曲霉发酵液输送入菌液分离罐,发酵液在菌液分离罐中静置120~180min,菌液分层后,下层为菌丝球,上层为赤泥脱碱用的含有大量有机酸的发酵上清液,将该发酵上清液迅速排入混凝沉淀罐,当发酵上清液排出进程结束后,从菌液分离罐底部排出菌丝球;当菌液分离罐运行时间长造成底部滤网堵塞、发酵液通过效率降低时,通过反冲洗管用清水对滤网进行反冲洗,恢复其通水性能,反冲洗后的废水与滤网上冲洗掉的菌丝一起从菌丝球排出管排出系统;(3)在混凝沉淀罐中进一步去除发酵液中的微小菌丝体及悬浮物,具体为:发酵上清液排进混凝沉淀罐后,通过混凝沉淀罐上配备的加药装置加入混凝剂,开启搅拌装置,将混凝剂与发酵液迅速混合,混凝反应时间为20~40min;混凝反应结束后,关闭搅拌装置,进入沉淀过程,静置30~60min后,沉淀过程结束,将上清液送入脱碱罐,混凝沉淀罐底部的沉渣排入板框压滤机进一步脱水处理;(4)在脱碱罐中使赤泥与酸性发酵液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及固液分离,具体为:发酵液进入脱碱罐中之后,将赤泥浆液加入脱碱罐中,赤泥浆液的投加量为使酸碱中和反应结束时脱碱液的pH值为6.5~7.5;开启搅拌装置,将赤泥浆液与发酵液混合均匀,酸碱中和反应进行1~3h;酸碱中和反应结束,关闭搅拌装置,系统进入泥液分离过程,静置90~120min,脱碱罐上部的上清液即为脱碱液,下部即为脱碱后的赤泥;脱碱液从脱碱罐侧壁排出,该脱碱液pH值低于9.0;酸碱中和后的赤泥从脱碱罐底部排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理工学院,未经洛阳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229512.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