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TA15钛合金框类零件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31669.1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82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陈燕军;熊太菊;欧阳阿宁;徐勇;李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3/02 | 分类号: | B23P13/02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TA15钛合金框类零件加工工艺,属于航空制造加工领域。它包括(1)、钻工艺孔、(2)、U钻预钻孔、(3)、粗加工槽腔、(4)、插铣转角、(5)、精铣筋条、缘条顶面、(6)、精铣腹板、(7)、精铣周边、(8)、精铣转角;本发明解决了TA15钛合金难加工材料的加工问题,为其在航空框类零件中的应用加工提供一套科学、经济、高效的工艺解决方案,提高了TA15钛合金框类零件的加工效率、节省了刀具费用,并提供了零件成品合格率。 | ||
搜索关键词: | 框类零件 精铣 转角 加工 难加工材料 刀具费用 航空制造 加工效率 零件成品 工艺孔 预钻孔 槽腔 插铣 顶面 腹板 筋条 缘条 合格率 航空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TA15钛合金框类零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1)、钻工艺孔;(2)、U钻预钻孔:使用可转位刀具U钻在框类零件毛坯各框中间位置进行预钻孔,钻孔方式采用一钻到底非循环模式,必须满刀钻削,钻孔深度比铣削深度深1mm,并且腹板留有余量;最大钻孔深度必须小于排屑槽长度;(3)、粗加工槽腔:由里向外加工方式;采用大直径大切深铣刀加工;为减少刀具在吃刀量较小的情况下产生冲击振动损坏和不必要的磨损,刀路转角处必须加圆弧过渡,减少刀具冲击;(4)、插铣转角:在深槽或窄槽的特征需使用大的长径比刀具加工时,采用轴向插铣转角方式,减少刀具振动、增加刀具切削刚性;轴向、径向余量不能大于插铣刀具切削参数,不能切伤零件底角;(5)、精铣筋条、缘条顶面:筋条、缘条顶面加工安排在粗铣之后精铣腹板之前,此时加工部位刚性较强,增加切削稳定性;根据筋条、缘条形状又分为平顶筋、斜筋;上述筋条、缘条类型都需要按照以下加工方式进行:① 采用顺铣加工,避免逆铣;② 斜筋采用单向顺铣行切方式,加工方向必须从斜面最低点到最高点,以避免刀具在向下加工时刀片崩刃;(6)、精铣腹板:下刀方式必须是螺旋下刀或摆线下刀,螺旋直径和下刀角度必须符合刀具切削参数,下刀速度为正常加工进给速度的50%,加工方式必须为由里至外;刀路编辑方法和粗铣槽腔一致;(7)、精铣周边:使用整体刀具对槽周边轴向分层加工到位,依据钛合金让刀的特性,径向须增加一层0.2~0.5mm余量光一刀保证零件尺寸;编程方法采用五轴顺序铣;使用圆弧进退刀;转角增加适量圆弧过渡;采用直径20mm或25mm的多齿整体刀具加工;(8)、精铣转角:插铣已经使转角到位,精铣槽周边时采用的刀具为Φ20mm 或Φ25mm ,转角附近侧壁存在插铣残余,必须使用直径Φ12mm整体刀具进行转角精加工,主要目的将侧壁接平,采用轴向分层切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231669.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体火箭发动机端面密封静环的热压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绑扎桥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