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承内圈检测并分类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34295.9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73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杨龙兴;杨成;郭大伟;张陈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B11/08 | 分类号: | G01B11/08;G01B11/12;G01N21/952;G05B19/05 |
代理公司: | 32231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付秀颖 |
地址: | 213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轴承内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轴承内圈检测并分类的装置,包括第一传送带,第一传送带的带面上固定槽,还包括CCD相机和第一着色装置,CCD相机对轴承内圈进行一一拍摄,还包括线扫相机、第二着色装置以及用于抓取轴承内圈的机械手,线扫相机的镜头位于轴承内圈的一侧上方,第一传送带的一侧布置第二传送带和第三传送带,机械手能够将第一传送带上的轴承内圈抓取放到第二传送带或第三传送带上,还包括遮光传感器,利用CCD相机对轴承内圈进行拍照比较来检测轴承内圈的内直径、外直径等;利用线扫相机对轴承内圈进行其他检测,并利用机械手将不同的轴承内圈放到第二传送带或第三传送带上进行分类,精度较高、效率较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内圈 检测 分类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轴承内圈检测并分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送带(10),第一传送带(10)的带面上设置用于放置轴承内圈(20)的柱形固定槽(11),固定槽(11)为两个以上且沿第一传送带(10)的带长方向间隔布置,还包括CCD相机(30)和第一着色装置(40),CCD相机(30)的镜头朝下且布置在轴承内圈(20)的上方并可对轴承内圈(20)进行一一拍摄,第一着色装置(40)布置在CCD相机(30)的下方且布置在第一传送带(10)的一侧,第一着色装置(40)可向轴承内圈(20)喷涂不同颜色的颜料,还包括线扫相机(50)、第二着色装置(60)以及用于抓取轴承内圈(20)的机械手(70),线扫相机(50)的镜头位于轴承内圈(20)的一侧上方,第一传送带(10)的一侧布置第二传送带(80)和第三传送带(90),机械手(70)能够将第一传送带(10)上的轴承内圈(20)抓取放到第二传送带(80)或第三传送带(90)上,第二着色装置(60)布置在第三传送带(90)的一侧,第二着色装置(60)可向第三传送带(90)上的轴承内圈(20)喷涂不同颜色的颜料,还包括遮光传感器(100),遮光传感器(100)和线扫相机(50)相对分布在第一传送带(10)的两侧,轴承内圈(20)在第一传送带(10)传送时先经过CCD相机(30),后经过线扫相机(50),CCD相机(30)、线扫相机(50)以及第一着色装置(40)、第二着色装置(60)均由电脑控制,还包括第四传送带(130),第四传送带(130)的带面上设置用于放置轴承内圈(20)的条形槽状限位槽(131),限位槽(131)的槽长方向和第四传送带(130)的带长方向平行且限位槽(131)穿过整个第四传送带(130)带面,第四传送带(130)的带长方向和第一传送带(10)的带长方向平行,且第四传送带(130)的输出端和第一传送带(10)的输入端相邻,第四传送带(130)的输出端和第一传送带(10)的输入端之间搭接倾斜滑槽(140),倾斜滑槽(140)的上端和限位槽(131)相衔接而通,倾斜滑槽(140)的下端和第一传送带(10)上的固定槽(11)相对应,倾斜滑槽(140)上槽壁和下槽壁分别通过安装架(150)固定在第四传送带(130)和第一传送带(10)的两侧支架上。/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理工学院,未经江苏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234295.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