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米粒子高通量富集微流控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48886.1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01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项楠;倪中华;张睿;姜恒;郑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118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微米粒子高通量富集微流控芯片,从上而下依次堆叠设置有富集模块、内出口收集模块、引流模块、外出口收集模块和控流模块,所述富集模块中心设置有样品入口,所述样品入口连通有惯性浓缩流道,所述惯性浓缩流道连通有分叉流道,所述分叉流道连通内出口和外出口,所述内出口收集模块将所述富集模块内出口的空白溶液汇集到中间,所述引流模块将所述内出口收集模块汇集的空白溶液引流至侧边,所述外出口收集模块将所述外出口的浓缩溶液汇集到中间,所述控流模块对空白溶液和浓缩溶液的流阻进行限定后导出。本发明浓缩效率高,能满足极低浓度或大体积样品液的富集需求,应用范围广,芯片制作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操作简单。 | ||
搜索关键词: | 微米 粒子 通量 富集 微流控 芯片 | ||
【主权项】:
1.一种微米粒子高通量富集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从上而下依次堆叠设置有富集模块(1)、内出口收集模块(3)、引流模块(4)、外出口收集模块(5)和控流模块(6),所述富集模块(1)中心设置有样品入口(11),所述样品入口(11)连通有惯性浓缩流道(14),所述惯性浓缩流道(14)连通有分叉流道(16),所述分叉流道(16)连通内出口(13)和外出口(12),所述内出口收集模块(3)将所述富集模块内出口(13)的空白溶液汇集到中间,所述引流模块(4)将所述内出口收集模块(3)汇集的空白溶液引流至侧边,所述外出口收集模块(5)将所述外出口(12)的浓缩溶液汇集到中间,所述控流模块(6)对空白溶液和浓缩溶液的流阻进行限定后导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米粒子高通量富集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惯性浓缩流道(14)为圆周径向阵列的弯折式正弦流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米粒子高通量富集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惯性浓流道(14)由若干个弯折的扇形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米粒子高通量富集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叉流道(16)为非敞开十字分叉流道,横向两端分别连通内出口(13),竖向流道连通外出口(1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米粒子高通量富集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富集模块(1)和内出口收集模块(3)之间通过粘结模块(2)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米粒子高通量富集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口模块(7),其连接在控流模块(6)下方。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米粒子高通量富集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出口收集模块(3)通过设置的T型流道(35)将内出口(13)空白溶液汇集到中间。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米粒子高通量富集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出口收集模块(3)的T型流道(35)呈周周径向排布,数量跟排布方式与所述惯性浓缩流道(14)一致。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米粒子高通量富集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出口收集模块(5)通过设置的外汇集流道(52)将外出口(12)浓缩溶液汇集到中间。10.根据权利要9所述的微米粒子高通量富集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出口收集模块(5)的外汇集流道(52)呈周周径向排布,数量跟排布方式与所述惯性浓缩流道(14)一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248886.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