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心叶片的自适应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88445.4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40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强;刘畅;丁悦;肖世宏;王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心叶片的自适应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机测量装夹后叶片的实际形状和位置,并进行理论模型的配准;2)根据配准后的理论模型加工叶身理论加工区;3)进行对应的叶根自适应加工区的模型重构,并按照重构后的叶根自适应加工区的模型进行叶身加工;4)进行叶片前、后缘自适应加工区的模型重构,并按照重构后的叶片前、后缘自适应加工区的模型进行叶身加工。自适应加工的目的是消除加工阶差,本发明同时考虑了叶身和前后缘加工要求,并考虑了二者的关联,据查新结果以往的自适应加工并未同时考虑二者关联,自适应加工后可以满足两个部位的光顺过渡。 | ||
搜索关键词: | 自适应 加工 加工区 叶身 后缘 空心叶片 理论模型 模型重构 配准 叶根 重构 叶片 关联 理论加工 实际形状 在机测量 后叶片 光顺 阶差 装夹 | ||
【主权项】:
1.一种空心叶片的自适应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机测量装夹后叶片的实际形状和位置,并进行理论模型的配准;步骤2:根据配准后的理论模型加工叶身理论加工区;步骤3:进行对应的叶根自适应加工区的模型重构,并按照重构后的叶根自适应加工区的模型进行叶身加工;提取理论模型中叶身转接段的截面线,并根据测量信息进行对应的叶根自适应加工区的模型重构;所述模型重构方法为:1)取叶身转接段任意截面曲线{Li,i=0,1,2……},该曲线在IGES模型的表达为一系列NURBS曲线,表达式为 , j=0,1,…n2)在转接段与叶身的过渡线与Li交点定义测量点 ,根据 获得的实际测量点位置为 ,3)调整控制点的位置,使NURBS曲线通过点 ,4)在预计调整范围,按 调整邻近范围控制点,达到预定的光顺程度,5)输出调整后的曲线{Li’,i=0,1,2……}为新的IGES格式文件,6)对新IGES格式文件进行后处理,结合其余转接段理论曲线,用蒙面算法对曲线集进行曲面拟合,得到的曲面为重构后的转接段加工曲面模型;步骤4:进行叶片前、后缘自适应加工区的模型重构,并按照重构后的叶片前、后缘自适应加工区的模型进行叶身加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288445.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