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水系统中新型污染物的污染源识别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95981.7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8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贺德春;杨剑;吴根义;丁紫荣;赵波;黎玉清;张素坤;张漫雯;青宪;陈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0/06 | 分类号: | G01N30/06;G01N30/08;G01N30/8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宫爱鹏 |
地址: | 51065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水系统中新型污染物的污染源识别方法与应用,通过样品采集,样品富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获得色谱数据,应用指纹图谱相似度软件计算地下水样品与地面污染源样品的相似度,通过对少数几个同类污染源样品的色谱图谱,即可获得指示污染源特征的标准对照图谱,无需其他模型所需要的大量数据或参数,适应于各类地下水中新型污染物,尤其是药物与个人护理品(PPCPs)的污染来源识别,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在地下水污染防治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水 系统 新型 污染物 污染源 识别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地下水新型污染物的污染源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采样:采集地下水待测样品和污染源样品;(2)样品富集:分别将步骤(1)采得的地下水待测样品和污染源样品的pH值调至6~7,静置,然后固相萃取后收集洗脱液,浓缩后得到待测溶液;(3)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将步骤(2)得到的待测溶液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检测,梯度洗脱后分别得到地下水待测样品和污染源样品的色谱数据;(4)对照图谱生成:步骤(3)中得到污染源样品的色谱数据通过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软件,计算并提取出色谱图谱的共性组分,得到污染源对照图谱;(5)地下水样品相似度计算:将步骤(3)中得到的地下水待测样品的色谱数据导入所述的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软件中,设置步骤(4)中的污染源对照图谱为参照,计算得到所述的地下水待测样品色谱峰与所述的污染源对照图谱的相似度数据;(6)地下水待测样品污染源识别:根据步骤(5)的相似度数据对地下水待测样品中新型污染物的污染源进行比对,若与某污染源对照图谱相似度越高,则所述的新型污染物来源于所述的地表污染源的可能性越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未经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295981.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