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420mm厚低温冲击Q390E级模铸钢板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97373.X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91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朱书成;王英杰;许少普;唐郑磊;杨阳;康文举;符可义;薛艳生;袁继恒;朱先兴;郑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汉冶特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12;C22C38/08;C22C33/06;C21C7/06;C21C7/10;B22D7/00;C21D8/02;C21D1/28 |
代理公司: | 41117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秦舜生<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47455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420mm厚低温冲击Q390E级模铸钢板,包含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单位,wt%):C:0.10~0.17、Si:0.25~0.48、Mn:0.1.45~1.65、P≤0.015、S≤0.005、Als:0.020~0.040、Mo:0.95~1.05、V:0.04~0.06、Nb:0.020~0.040、Ni:0.02~0.04,其它为Fe和残留元素,通过KR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吹氩处理、LF精炼、VD精炼、模铸、加热、轧制、堆冷及热处理工艺制得,与传统的Q390E碳当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热轧和热处理技术,确保了钢板性能达到GB‑T1591‑2008标准要求。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冲击 模铸钢板 热处理工艺 热处理技术 质量百分比 轧制 标准要求 吹氩处理 转炉冶炼 传统的 碳当量 堆冷 模铸 热轧 加热 钢板 残留 生产 | ||
【主权项】:
1.一种420mm厚低温冲击Q390E级模铸钢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模铸钢板包含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单位,wt%):C:0.10~0.17、Si:0.25~0.48、Mn:1.45~1.65、P≤0.015、S≤0.005、Als:0.020~0.040、Mo:0.95~1.05、V:0.04~0.06、Nb:0.020~0.040、Ni:0.02~0.04,其它为Fe和残留元素;/n上述模铸钢板的生产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的:/na.KR铁水预处理:到站铁水必须扒前渣与扒后渣,保证液面渣层厚度≤20mm,铁水经KR搅拌脱硫后保证铁水S≤0.005%,保证脱硫周期≤21min、脱硫温降≤20℃;/nb.转炉冶炼:入炉铁水S≤0.003%、P≤0.080%,铁水温度≥1270℃,铁水装入量误差按±1t来控制,废钢严格采用优质边角料,过程枪位按前期1.0-1.3m、中期1.2-1.6m、后期1.0-1.1m控制,造渣碱度R按2.5-4.0控制,出钢目标P≤0.015%、C≥0.05%、S≤0.005%,出钢过程中向钢包内硅铝钡钙、锰铁合金、硅铁合金和石灰、萤石。出钢前用挡渣塞挡前渣出钢,出钢结束前采用挡渣锥挡渣,保证渣层厚度≤30mm,转炉出钢过程中要求全程吹氩;/nc.吹氩处理:氩站一次性加入铝线,在氩站要求强吹氩3min,流量200-500NL/min,钢液面裸眼直径控制在300~500mm,离氩站温度不得低于1570℃;/nd.LF精炼:精炼过程中全程吹氩,加入渣料,碱度按4.0-6.0控制,加入脱氧剂,加热采用电流进行加热,加热时间按两次控制,一加热7-12min、二加热6-10min,二加热过程中补加脱氧剂,并要求粘渣次数大于6次,离站前加入硅钙线,加硅钙线前必须关闭氩气,不采用真空脱气的上钢温度1565±15℃,采用真空脱气的上钢温度1610±15℃;/ne.VD精炼:VD真空度必须达到67Pa以下,保压时间必须≥15min,破真空后软吹2-5min或不吹,软吹过程中钢水不得裸露,在线包抽真空时间1.7min,覆盖剂保证铺满钢液面,加覆盖剂前必须关闭氩气,上钢温度1565±15℃;/nf.模铸:上线使用前锭模温度≤120℃,浇注时中注管上口与钢包下水口的距离控制在≤140mm,浇注前,模铸保护渣一半采取草绳吊挂的方式挂在锭模中,吊挂高度高于锭模底部300~400mm,另一半在开浇后1~4min内加完,浇注到帽口1/3位置时,向每个锭模内添加40Kg碳化稻壳,浇注完毕后,先用氧管将帽口内的碳化稻壳铺平后,再向每个锭内添加40-80Kg的碳化稻壳,并用氧管均匀铺平;浇注完毕60min内,要对每支锭及时补加40Kg以上的碳化稻壳保证帽口部位不见红,同时要求在注毕1-2h内,向每个锭模内补加40-80Kg的碳化稻壳;/ng.加热:焖钢温度600-650℃,时间2-4h,升温速度100℃/h,当温度升至900℃时保温4h,温度升至1000℃时升温速度不限,温度升至1310℃时保温14-15h出钢;/nh.轧制: 严格坚持“高温、低速、大压下”的轧制要求,开轧温度1050℃~1100℃,进钢速度1.5m/s,累计压下率≥60%,不凉钢热轧,终轧温度880~950℃;/ni.堆冷:采用高温堆冷工艺可有效避免因快速冷却产生的残余应力,同时可大大降低钢板中氢的含量,充分实现热扩散效果,改善钢板探伤缺陷;堆垛缓冷温度不低于450℃,堆冷时间≥96小时;/nj.热处理:在外机炉进行正火快冷处理,快速加热至奥氏体相变点以上使晶粒细化和碳化物分布均匀化,去除材料的内应力,提高冲击韧性,采用快冷方法提高材料强度温度;热处理工艺为:保温温度900±20℃,保温系数2.0-2.4min/mm,入水温度≥780℃;出炉后水冷280-350s。/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汉冶特钢有限公司,未经南阳汉冶特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297373.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