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合金化耐高温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32774.4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137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安格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00 | 分类号: | C22C21/00;C22C1/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微合金化耐高温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领域。本发明将微量Sc、V、Nb、Mo、TiB2、Al2O3加入铝硅镁合金基体中,通过TiB2、Al2O3颗粒的异质形核核心作用,得到细小金属间化合物的同时并使其均匀分布于α‑Al晶粒,从而提高合金的高温强度,包括以下步骤:加入铝硅镁合金锭全部熔化后覆盖熔体;加入TiB2、Al2O3其中的一种或两种后保温;加入元素Sc、V、Nb、Mo其中的两种或几种后保温;铝合金熔体经精炼后便可浇注成锭坯或零部件,冷却后便可耐高温铝合金。与其它工艺相比,本发明采用无铜或低铜的铝硅镁合金作为基体,通过引入微量TiB2、Al2O3颗粒作为Al与Sc、V、Nb、Mo形成二元、三元或四元金属间化合物及α‑Al的形核核心作用,实现金属间化合物在基体中的均匀分布,解决了α‑Al初晶在高温下易变形的问题,从而制备出具有耐高温性能优良的铝合金材料。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间化合物 耐高温铝合金 铝硅镁合金 制备 微合金化 保温 熔化 金属材料领域 铝合金材料 铝合金熔体 耐高温性能 晶粒 核心作用 浇注成锭 形核核心 异质形核 易变形 初晶 低铜 熔体 合金 精炼 冷却 零部件 引入 覆盖 | ||
【主权项】:
1.一种微合金化耐高温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铝与微量元素间的相互作用形成尺寸细小、具有高温稳定性的金属间化合物,通过其在α‑Al中的弥散分布实现增强铝合金高温强度的目的,包括以下步骤:(1)加入铝硅镁合金锭全部熔化后覆盖熔体;(2)加入TiB2、Al2O3其中的一种或两种后保温;(3)加入元素Sc、V、Nb、Mo其中的两种或几种后保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安格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安格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332774.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