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紫彩血蛤苗种规模化繁育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334384.0 申请日: 2017-12-14
公开(公告)号: CN107969362B 公开(公告)日: 2022-01-04
发明(设计)人: 王雪梅;崔浩;孙玉忠;郭建军;田璐 申请(专利权)人: 日照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日照市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中心;日照市水生动物救护站)
主分类号: A01K61/54 分类号: A01K61/54;A01K61/17;A23K10/30;A23K50/80
代理公司: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代理人: 卜令涛;张玉翠
地址: 276800***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一种紫彩血蛤苗种规模化繁育方法,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是属于一种紫彩血蛤的苗种规模化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四级饵料制备:冬季12月~1月或在亲贝产卵前3~4个月开始培育单细胞藻类一级藻种,春季2月~3月进行二级藻种的制备,春季3月~5月进行三级藻液的生产,春夏季4月~8月进行池塘规模化单细胞饵料的生产;2)亲贝采集产卵;3)受精卵孵化;4)幼体培育。本发明具有不受自然条件限制、产量大、规模化效益显著的积极效果。
搜索关键词: 紫彩血蛤 苗种 规模化 繁育 方法
【主权项】:
一种紫彩血蛤苗种规模化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四级饵料制备:步骤1‑1,冬季12月~1月或在亲贝产卵前3~4个月开始培育单细胞藻类一级藻种,种类为等鞭金藻或叉鞭金藻、3011、巴夫藻、小硅藻、小球藻、青岛大扁藻、角毛藻,培育用水为经沉淀→沙滤→蛋白泡沫分离器→1000目网袋过滤后,再经100℃烧开冷却至15℃~25℃的海水;步骤1‑2,春季2月~3月进行二级藻种的制备,容器为70升~500升小口白色塑料桶,培育用海水与一级藻种培育水的过滤程序相同,再经有效氯含量为5%~10%的漂白液500×10‑6g/ml消毒24~48小时后,用30×10‑6g/ml硫代硫酸钠中和,经淀粉碘化钾溶液测定无余氯后使用;步骤1‑3,春季3月~5月进行三级藻液的生产,培育设施为室内水泥池或玻璃钢水池,在生产中如果小球藻不活动的藻类池中有原生动物,在22:00左右用有效氯含量为5%~10%的漂白液60×10‑6g/ml全池泼洒并搅匀,第二天早晨5:00~6:00用50×10‑6g/ml硫代硫酸钠中和,再培育5~6天后用于投喂,对于金藻活动藻类中的原生动物,漂白液用量减少,选在天黑后用有效氯含量为5%~10%的漂白液50×10‑6g/ml杀虫4小时后,用45×10‑6g/ml硫代硫酸钠中和,再培育5~6天镜检金藻已完全恢复活力后用于投喂;步骤1‑4,春夏季4月~8月进行池塘规模化单细胞饵料的生产,培育设施为室外土池;2)亲贝采集产卵:步骤2‑1,春季3月下旬至5月中旬在紫彩血蛤分布的河流入海口区域,利用干潮时间在细沙质底质中采挖成体,选择壳长≥2㎝的作为亲贝;步骤2‑2,将紫彩血蛤亲贝用海水清洗干净,按雌:雄=1~2:1的比例放入幼虫培育池中,密度为150~250g/m2,集中放于多层产卵箱中,每层的亲贝平铺均匀;步骤2‑3,培育池中加入室内三级培育的小硅藻或小球藻或青岛大扁藻单细胞藻类,密度达到1~10万个cell/ml,保持池内培育用水温度在12℃~20℃之间,盐度为20~30,PH值为7.8~8.9,促进亲贝成熟;步骤2‑4,每天上午8:00‑9:00用直径为5~10mm的PVC中空硬管吸取培育池底部的物质,将管中的水倒入烧杯中,用肉眼观察杯底,如有许多白色细小的圆颗粒,则在显微镜下进一步确认;步骤2‑5,如果亲贝没有产卵,则将多层产卵箱下面的池底及周围的贝类粪便用直径为10㎜左右的塑料软管吸出;步骤2‑6,当发现受精卵密度达到1个/ml及以上时,及时将多层产卵箱连同亲贝移入另一个新池中继续产卵,防止亲贝将受精卵滤食;3)受精卵孵化:步骤3‑1,池水中加入海水用微生态制剂EM菌液2×10‑6g/ml,不施抗生素或消毒剂;步骤3‑2:使水温保持在13℃~20℃,盐度为20~30,PH值为7.8~8.9,溶解氧5㎎/L以上,在孵化期间幼虫未出膜前不投喂饵料,保持水质良好;4)幼体培育:步骤4‑1,用直径为5~10mm的PVC中空硬管吸取培育池底部及下层水在显微镜下观察,当发现膜内D形幼虫转动很快时,往培育池中加入三级饵料池中密度在200万个cell/ml以上的等鞭金藻或叉鞭金藻或金藻3011藻液,使幼虫培育池单细胞藻类密度达到2~4万个cell/ml;步骤4‑2,每天用非LED灯的强光手电检查培育池水中幼虫分布情况,当发现上层水中幼虫密度逐渐增大时,用直径为5~10mm的PVC中空硬管吸取培育池底部及下层水在显微镜下检查,当幼虫很少时,用直径为10mm左右的塑料软管吸出池底亲贝残留的粪便及其它杂质;步骤4‑3,当用非LED灯的强光手电检查培育池上层水中幼虫密度下降时,用直径为5~10mm的PVC中空硬管吸取培育池底部水在显微镜下检查,当发现已有幼虫伸足时,用不锈钢圈口径40~50cm且筛绢网深60~100cm的200~300目捞子将幼虫全部接出,放入铺好沙的池中,要分多次接出,并使幼虫始终在水中,出水的水流保持平缓;步骤4‑4,投喂室内三级池中培育的角毛藻、等鞭金藻、叉鞭金藻、3011、巴夫藻及室外池塘中的小球藻、青岛大扁藻,投喂时用300目网袋过滤,培育池采用15℃~30℃自然水温;步骤4‑5,水中每天添加海水用微生态制剂EM菌液1×10‑6g/ml来改善水质,禁用抗生素及消毒剂,定时用直径为5~10mm的PVC中空硬管吸取培育池底部细沙在显微镜下检查幼虫生长情况。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照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日照市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中心、日照市水生动物救护站),未经日照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日照市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中心、日照市水生动物救护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334384.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