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态自平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47091.6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62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赵成;陈磊;张凯;杨义军;胡经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19/56 | 分类号: | G01C19/56;B81B3/00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杨秀达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动态自平衡结构,属于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的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包括上基板,在上基板的顶面设置四个电阻条、四个双端固支悬挂电极和四个上基板顶面接地电极;在上基板的底面设置四个下拉电极上电极、四个分压电阻、环形直流偏置电极和上基板底面环形接地电极,在上基板的底面中央固定连接球形铰链半球形基座,在上基板上设置直流偏置金属通孔和接地金属通孔;在上基板的下方设置下基板,在下基板的顶面设置四个下拉电极下电极、直流偏置输入电极、直流接地电极、下基板顶面环形接地电极和接地电极连接导线,在下基板上固定连接球形铰链球形体。本发明实时感知并调整结构所在平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偏离,实现结构的动态自平衡。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态 平衡 结构 | ||
【主权项】:
1.一种动态自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基板(1),在所述上基板(1)的顶面设置四个电阻条(11)、四个双端固支悬挂电极(12)和四个上基板顶面接地电极(13);在所述上基板(1)的底面设置四个下拉电极上电极(14)、四个分压电阻(3)、一个环形直流偏置电极(15)和一个上基板底面环形接地电极(16),在上基板(1)的底面中央固定连接球形铰链半球形基座(17),在上基板(1)上设置贯穿上基板(1)的多个直流偏置金属通孔(181)和多个接地金属通孔(182);在所述上基板(1)的下方设置下基板(2),在下基板(2)的顶面设置四个下拉电极下电极(21)、一个直流偏置输入电极(22)、一个直流接地电极(23)、一个下基板顶面环形接地电极(24)和接地电极连接导线(25),在下基板(2)的顶面中央固定连接球形铰链球形体(26),球形铰链球形体(26)的下部位于下基板顶面环形接地电极(24)内,上部嵌在球形铰链半球形基座(17)内;所述四个双端固支悬挂电极(12)与四个上基板顶面接地电极(13)一一对应相连,四个上基板顶面接地电极(13)分别通过接地金属通孔(182)均与上基板底面环形接地电极(16)相连,上基板底面环形接地电极(16)、球形铰链半球形基座(17)、球形铰链球形体(26)、下基板顶面环形接地电极(24)、直流接地电极(23)依次相连,直流接地电极(23)分别通过接地电极连接导线(25)与四个下拉电极下电极(21)相连;所述四个电阻条(11)的两端通过直流偏置金属通孔(181)与四个下拉电极上电极(14)一一对应相连,四个下拉电极上电极(14)分别通过分压电阻(3)与环形直流偏置电极(15)相连,环形直流偏置电极(15)通过软质导线(5)与直流偏置输入电极(22)相连;所述四个下拉电极上电极(14)分别位于上基板(1)的四个角上,与位于下基板(2)的四个角上的四个下拉电极下电极(21)一一对应;所述上基板(1)的四个角与下基板(2)的四个角之间分别安装弹性缓冲环(4),所述弹性缓冲环(4)的底部和顶部分别环绕下拉电极下电极(21)和下拉电极上电极(1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347091.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教育用宣传栏
- 下一篇:不等高垂直梳齿器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