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段阶段舵杆筒安装的工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64135.6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64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罗金;田瑞;程智慧;陈雷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江南长兴造船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73/20 | 分类号: | B63B73/20 |
代理公司: | 31105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周涛 |
地址: | 20191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段阶段舵杆筒安装的工艺方法。该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勘划基准地线,S2,调整舵杆筒分段水平,S3,舵杆筒装配与焊接,S4,假舵装配与焊接,S5,散装件安装。本发明的工艺方法将常规的总组阶段或者是船坞阶段安装舵杆筒提前至分段阶段,有效地改善了施工的条件和劳动强度,加快了舵杆筒的安装速度,从而有效的缩短了船舶的建造周期,该工艺方法还可以大幅度的提升船舶轴舵系的安装精度,有利于提升船舶企业整体的精度造船和精益造船的水平。 | ||
搜索关键词: | 舵杆筒 分段 焊接 装配 船舶 阶段安装 精度造船 常规的 船舶轴 散装件 有效地 船坞 地线 舵系 精益 总组 造船 建造 施工 | ||
【主权项】:
1.一种分段阶段舵杆筒安装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工艺方法包含以下步骤:/nS1,勘划基准地线,利用全站仪在地坪上勘划出船体中心线(1)、FR0肋位线(2),找到船体中心线(1)与FR0肋位线(2)的交点,标记该交点为舵系中心点(3),以船体中心线(1)作为划线基准,平行划出纵向坞墩布置基准线(1-1),以FR0肋位线(2)作为划线基准,平行划出横向坞墩布置基准线(2-1);/n S2,调整舵杆筒分段水平,根据勘划好的纵向坞墩布置基准线(1-1)布置纵向坞墩(4-1),根据勘划好的横向坞墩布置基准线(2-1)布置横向坞墩(4-2),调整纵向坞墩(4-1)、横向坞墩(4-2)的水平,将舵杆筒分段(5)吊装至纵向坞墩(4-1)、横向坞墩(4-2)上面,调整舵杆筒分段(5)的姿态,使得舵机甲板(5-1)水平精度满足要求;/nS3,舵杆筒装配与焊接,在舵杆筒(6)的上端面(6-1)和下端面(6-2)分别安装十字光靶,测量并确定舵系中心线(7),将舵杆筒(6)插入舵杆筒分段(5)中,测量并调整舵杆筒平台板(6-3)在高度方向上的位置,使得舵杆筒平台板(6-3)距离舵机甲板(5-1)的高度L0达到精度要求,测量并调整舵系中心线(7)与地坪上舵系中心点(3)的同心度,要求其精度达到要求,舵杆筒(6)定位结束以后,利用马板(8)将舵杆筒(6)与舵杆筒分段(5)进行固定,舵杆筒(6)装配结束后,对舵杆筒(6)进行焊接,先焊接舵杆筒(6)与舵杆筒分段(5)的立对接焊缝(9),再焊接舵杆筒与舵杆筒分段外板的平角焊缝(10),最后焊接舵杆筒与舵机甲板的对接焊缝(11);/nS4,假舵装配与焊接,舵杆筒(6)与舵杆筒分段(5)装焊完全结束后,吊装假舵组立(12)并装配,测量并调整假舵组立平台板(12-1)在高度方向上的位置,使得假舵组立平台板(12-1)距离舵机甲板(5-1)的高度L2达到要求,所述假舵组立(12)定位结束后,利用马板(8)将假舵组立(12)与舵杆筒分段(5)进行固定,假舵组立(12)装配结束以后,对假舵组立(12)进行焊接,先焊舵杆筒与假舵组立的立对接焊缝(13),再焊接假舵组立与舵杆筒分段外板的平角焊缝(14);/nS5,散装件安装,假舵组立(12)装焊结束后,对散装件进行安装,先在舵杆筒肘板(22)上安装六块船体散装肘板(15),完成船体散装肘板与舵杆筒肘板之间的立对接焊缝(17),在所述船体散装肘板(15)的外端部散贴四块假舵壳板(16),完成假舵组立的外板与假舵壳板(16)的立对接焊缝(18)、假舵壳板自身之间的立对接焊缝(19),在散贴四块假舵壳板(16)之前,在死空间(20)内做好油漆,最后完成船体散装肘板与假舵壳板之间的角接缝(21);/n在S1中, FR0肋位线(2)的划线精度为±1mm,纵向坞墩布置基准线(1-1)和横向坞墩布置基准线(2-1)的划线精度为±2mm,在S2中,纵向坞墩(4-1)、横向坞墩(4-2)的水平精度允许误差为±1mm。/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江南长兴造船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上海江南长兴造船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364135.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